2024上海全球投促大会之智领未来·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分享会举行,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
今天上午,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之智领未来·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分享会在世界会客厅举行。会议由上海市经信委、宝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平,宝山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邓小冬出席并致辞,区委常委、副区长王鼐,上海市机器人协会、市经信委产业投资处、智能制造推进处、市投促中心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宝山区供图(下同)
分享会上,发布了《宝山区促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发那科、宇树科技、中电科、翡沄科技、协鑫智算等一批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与参会嘉宾分享了机器人领域的前沿趋势和投资机遇。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代表。近年来,宝山区紧抓机器人产业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通过工业土壤和科创生态双重滋养产业发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展现出方兴未艾、青春向上的蓬勃劲头。2023年,宝山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682.46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机器人产值近80亿元,占全市工业机器人产值三分之一。发那科、安川、ABB、库卡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中,发那科已在宝山布局中国总部,其三期的“超级智能工厂”作为日本以外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基地,达产后将新增产值约50亿元;广川科技为安川与沈阳富创精密合作投资的公司,其在宝山生产的半导体机器人已实现国产替代,有力解决国内相关“卡脖子”问题。
位于宝山区顾村镇的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是上海首家以机器人命名的市级特色园区,园区特色产业产值占比达80%,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90%,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加快释放。园区集聚近300家机器人上下游创新企业,“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共生”的特色产业集群已现规模。去年,宝山区成套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当前,三江交汇处的宝山发展风潮正劲,沿江沪渝蓉、沿海沪苏通两条高铁交会的宝山站将畅通宝山向外的“大动脉”,“六大产业”的加速成势正在精准嵌入全市产业版图,南大、滨江、吴淞“三箭齐发”打开城市发展新的空间,“北转型”的宝山机遇无限。未来三年,宝山区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现有基础优势,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创新高地,坚持以科技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聚焦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示范应用成效显著、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四大方向。以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为核心承载区、宝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产业化拓展区、大学科技园为重点科技策源区,打造“一核两园”集聚发展空间,新增100万方产业空间载体,力争至2026年,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总规模突破千亿级大关,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和应用生态圈。
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
智能制造开启未来生活:4D打印器官,机器人能耕田会做手术……
来源:紫金山新闻
智能制造近年来已成为社会热点。除了智能工厂,智能制造对衣食住行等生活方方面面,已经或即将带来哪些影响?
在11月25日下午举行的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智能制造开启未来生活论坛”上,学院派顶级专家、知名投资家、创业家等共同研讨这一话题,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智能制造如何贯穿于社会生活各领域。
拖拉机装上传感器
无人驾驶在田间作业
从机器人全天候在温室里巡检,到番茄智能筛选系统,农业生产中的智能制造元素,为高产高效奠定了基础。
“现代农业正从简单的生产,向农产品创造、技术产品创造转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说,这其中需要很多智能化的装备和技术,这也是农业数字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支撑,因此农机装备制造必须走智能制造、精益制造、绿色制造发展之路。
赵春江说,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农业机械制造和使用国,但相比于国外,我国农机制造还存在整机性能差、智能化低等短板,需要不断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即智能化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全产业链的应用,实现精准化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价值。
疫情期间,赵春江的团队在一块田地里进行了试验。在农机上装上各类传感器,可感知作业工况,通过卫星定位、远程监控等实现无人驾驶拖拉机进行耕地、翻地等田间作业,并精确控制平整度,还能做到遇障碍后智能启停。
“未来的农业生产将形成无人化和网络化覆盖,机器人在田间作业,没有人去操作它。要实现这一步,就要从智能制造这个角度去突破。”赵春江说,将形成一整套农机物联网系统,集成卫星定位、无线通讯、图像采集模块,可根据不同作业模型适配研发支持超声波传感器、姿态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实现一机多用。
在农机物联网系统加持下,拖拉机可以接受决策方案,还可以发送机载获取的信息,不仅可实时监测农机状态,对故障预警,还可根据土壤墒情、蔬菜生育期、天气情况等因素综合实现智能灌溉决策,通过无线控制器实现电磁阀远程开关,灌溉的同时精确计算启止时间、水量等,从而实现水肥灌溉的智能化管理。
3D不稀奇,4D打印器官听说过?
“增材制造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三维设计,设计出一个图形以后,靠材料一点点堆加成一个三维物体。这样的话,它就不受复杂程度的限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涤尘说,数字3D制造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技术竞争焦点之一。
作为新技术新产业,3D打印技术涵盖了数学、软件、物理、材料、机械、控制等多个学科,并广泛用于航空、医学、汽车、家居等领域。
李涤尘举例说,机翼航空发动机的喷油嘴内部结构很复杂,过去是由20多个零件单独加工好再组装到一起,装备精度要求十分高。美国一家公司用3D打印的设计理念,一次打印出来,减重25%的同时增效15%,因此获得了8.5万个零件订单。
目前,3D打印已成为欧美等国产品开发新工具。“2011年9月,世界上第一辆‘打印汽车’在加拿大亮相,最高时速可达112公里,百公里耗油1.17升。”李涤尘说,美国汽车开发大量应用了3D打印技术。
此外,通过摄像头获取耳朵的清晰画面,可实现“私人订制”耳机;根据人不同脚底的受力情况、步态等,3D打印个性化鞋垫……3D打印正越来越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李涤尘介绍,3D打印还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在骨替代物领域,替19岁的患者设计下颌骨关节,完成中国首例“下颌骨溶解修复”;3D打印陶瓷义齿,优化的支撑结构可满足陶瓷面成型加工要求;医院为患者移植3D打印胸骨,完成大尺寸胸壁重建……
李涤尘认为,随着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未来将出现4D打印,比3D打印多出一个“D”,也就是时间维度,由固定结构向可变结构转变,并在打印器官、创造新物种、打印新建筑等领域应用。
未来AI操控机器人直接做手术
数字孪生+知识图谱=智能孪生,目前已应用在智能网联汽车场景。那么,智能孪生能否在人类大健康领域再构建一个新的智能网联呢?
赛伯乐投资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创始人兼院长朱敏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朱敏说,智能制造在大健康领域未来的智能孪生应用,本质上同样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过程,是未来最大的制造+服务业。
“从产品数字孪生延伸到人的数字孪生。”朱敏说,解剖学方面通过影像建立3D结构,生理学方面根据检查数据构建仿真运行,组学方面根据检查数据分析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和代谢状态,通过各种传感器构建人的数字孪生,24小时实时跟踪人的各项身体健康信息。
未来,大健康的数字孪生将改变我们的看病模式,从过去手写病历本、查询历史复杂,到现在系统病历查看、相对有系统可跟踪,进一步升级到未来可全过程终身服务、可跟踪,并实现实时人工智能+专家远程诊疗。
在AI辅助诊疗下,MAI数据与CT数据叠加在AR眼镜中,在实际手术之前将特定的患者解剖结构覆盖在患者身体上,无需开刀就能看到骨骼、肌肉和内部器官,可用于教学培训、物理治疗、腹腔镜手术和手术规划等。
朱敏展望说,AI辅助诊疗+人机协作发展到4.0阶段,肺科医生可通过AR、VR头盔,远程遥控机器人进行手术,在5.0阶段则将实现人工智能操控的机器人为人直接做手术。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宁
相关问答
哪位好基友!我想了解!!西宁工厂数字化工厂与 智能制造 费用,...[回答]各种高危行业都有这个东西,是个控制指标,不代表你出了死亡事故不处罚你产品质量、安全与管理的重要。没有范文。以下供参考,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