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以人为本,科技先行 新京报专栏
伴随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临近,本届冬奥会的高科技属性日益彰显,冬奥村里的智能设备、运动员的智能家居生活、赛场上的智慧医疗服务,以及今天上午启动的氢能火炬传递,无不展示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中国答卷。
“科技冬奥”是北京冬奥的主要特色,是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一次舞台演练。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正经历从数量到质量、从单点到系统、从表层到内核的整体飞跃,从冬奥会场内外的各种细微应用折射出这一巨大变化。
智能机器人成闭环防疫管理亮点处处活跃着的智能机器人的身影,是北京冬奥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疫情之下,本届冬奥会实施的闭环防疫管理政策获得广泛赞许和支持,其中智能机器人发挥了巨大的助力作用,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非接触式服务比例,减少了人与人的直接接触,有效降低了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
餐饮机器人负责食材制作、雾化消毒机器人负责高效消杀,清洁机器人负责智能清扫,配送机器人负责物资分发,巡检机器人负责提醒与消毒服务,垃圾清理机器人可以自动清理……凡此种种应用场景,都实现了多环节、全流程的矩阵式机器人替代。由此,就形成了高效的智能化疫情防护网。
科技冬奥,就是要把先进科技成果全面“武装”这场体育盛会。近几年,人工智能在我国快速发展,大量智能机器人在北京冬奥会上的精细应用,既体现了我国对这一全球体育盛事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我国不断将前沿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疫情防控。可以说,政策设计、工作人员、志愿者、智能机器人是闭环防疫管理的核心元素,而智能机器人则是防疫政策和措施的智能执行体,成为连接冬奥环内环外、连接工作人员和运动员的重要载体。
1分钟了解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拥有亚洲最大冰面,可容纳12000人观看比赛。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提升运动员生活的舒适感
良好的居住环境是运动员保持良好状态的前提条件。由于疫情防控需要,隔离政策或多或少会对人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本届冬奥会高度重视利用科技力量增强隔离生活的舒适感。
比如,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睡眠质量,北京冬奥会为参赛选手提供了“黑科技床”,通过记忆床垫、智能传感器等设备,依照个人偏好的睡姿、坐姿等不同场景进行智能调试;为了让运动员在适宜的温度下居住,房间里采用多式联运空调系统,可以独立调温并进行自动空气净化。
此外,为了让参赛选手保持良好的比赛状态,北京冬奥村除了设有大量传统的健身器材,还新增了大量智能、绿色的专用训练设备和有氧训练器材;为了丰富运动员的业余生活,除设有台球、桌式足球等传统娱乐设施外,还有4D载人深海模拟器、太空模拟舱、3D模拟滑雪机等全新VR娱乐设施等,科技加持下,沉浸式体验更进一步。
从申办到筹办再到举办,“科技”一直是北京冬奥会的鲜明底色。一系列新技术、新应用、新产品的投入使用,大量科技元素深度融入不同生活场景,前沿科技赋能让“科技冬奥”从愿景走向现实。科技冬奥,不仅科学助力提高奥运健儿的成绩,而且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的“以人为本”理念,更有助于激发我国体育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力。
“深藏不露”的智慧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保障是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的重要保证。国际奥委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由于冬奥会项目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且在低温环境下,所以冬奥会雪上项目的运动员受伤概率约在10%—14%。
对此,为了给运动员提供及时、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北京冬奥会全面提升智慧医疗水平。如搭建智能移动方舱,为运动员提供应急医疗服务;畅通5G远程医疗,提升现场医疗救治水平;加强穿戴式医疗级智能设备应用,智能监测涉奥人员的体温、心率、血氧、血压、呼吸率等体感数据;研发公共空间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系统,以便及时、灵敏地检测新冠病毒。
总之,有很多全新的智慧医疗服务首次在冬奥会场馆应用,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对运动员、对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未来,这些智慧医疗关键技术或也将走出冬奥,走入千家万户。
万众期待的冬奥即将来临,精彩的赛事将吸引人们的目光,背后的科技力量也将绽放光彩!
特约撰稿人 | 左鹏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 | 李潇潇
校对 | 刘越
念好产教“融”字诀 筑牢发展共同体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综合就业率95%以上”“平均薪资待遇高于同类专业学生20%”“有学生毕业两年就成长为年薪五六十万的专业人士”……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地处我国西南的一所大专院校,是如何迈出产教融合坚定步伐,实现教学、就业“双丰收”的?
围绕“产业链”布局“专业群”
泸州,素有“酒城”之称,同时也拥有着四川唯一的水港,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在这里围港而建。“酒”和“自贸区”,是泸州不可忽视的两张“名片”。
这里,也孕育了一所百年历史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学校开设的高职专科专业已达40个,有近15000名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在产教融合实践中,学校的教学已逐步与当地的产业发展融为一体。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更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杰总结经验道,念好产教“融”字诀,重点是走好“三步棋”。
这第一步,就是“走出去”。
“走出去”意味着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面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充分面向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高度衔接。据介绍,该校在探索产教融合之初,就“铁了心”要实现“专业”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下大力气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矛盾。
具体来看,首先是学校大力改革,实现学科设置“动态化”,专业、学院的建设,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这是为了重点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发展,学生所学与所用脱节的普遍性问题。
据了解,该校近年来根据四川省现代产业体系,对接泸州“白酒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新兴产业”三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围绕自贸区等产业园区,调整专业布局、重新配置资源,重点建设了中国酒业学院、现代信息技术学院、学前早教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通过围绕“产业链”布局“专业群”的方式,使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更加适应新时代产业的融合发展进程。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拓展自己的“能力圈”,通过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等方式主动向产业领域延伸。在探索中,该校发现“生产性实训”是学生们从“在校生”到“职业人”身份转变的关键环节。于是,学校筹集各方资金,共投资1亿元建成了占地23亩、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区域共享型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训基地,面向川南渝西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应用、智能制造、电气装置、汽车维修、育婴员、茶艺师等10个以上工种的师资培训、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技能大赛比赛。
让龙头企业成为学生的“经纪人”
前瞻性的专业设置,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大方向;“接地气”的教学内容,则为人才成长提供了最真实的环境。这就要考验到校企合作的“真功夫”了。
因此,融合的第二步棋,便是“引进来”。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形式,已经在绝大多数的高校中得到了实践应用。但大多数情况仍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无论是院校还是企业,往往只是将其作为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环节,并没有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
在这个问题上,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趟出了一条经验之路。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瞄准行业龙头”。据介绍,学校通过与多家行业协会、权威机构、行业龙头进行合作,共同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取得了良好成效。
比如,该校与中国酒业协会共建“中国酒业学院”,为贵州茅台集团、泸州老窖、四川郎酒等企业培养各等级品酒师500余人;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建设中德西南机器人产学研示范基地,开展社会开展机器人管理及专业技术培训;与国信蓝桥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蓝桥学院”,为企业稳定输出信息技术人才;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ICT学院”,让学生能够以较低成本学习华为数据通信的相关知识;与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菁英班”,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近500名;与成都洲际酒店共建“英才学院”,致力培养酒店行业高端储备人才;与腾讯云共建人工智能学院,为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与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社会培训学院,开展数字人才培养创新项目……
这些合作,旨在充分发挥企业“职业导师”和“经纪人”作用,提高学生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通过知名企业的培训及实践经历,让学生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直接拉高了学生的就业层次。何杰举例说,学校与国信蓝桥联合开办的“蓝桥班”,订单班学生正式就业率不低于98%,对口就业率不低于80%,毕业半年内平均薪资待遇高于同类专业学生20%。
何杰表示,作为国信蓝桥在四川唯一的合作学校,其“蓝桥班”很受学生欢迎。2019级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苏义军说,自己跟着“蓝桥班”导师学习了很多的开发项目,对Java Web开发掌握得较好,目前进入了学校2021年网站设计与开发的集训队,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进行准备。
此外,学校还与行业企业共建研发中心,为教师搭建参与、支持企业核心技术研发的平台,这一举措也使得学校教师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校企合作中,学校首先要强化自身内涵建设,提升育人质量、教师素养、服务能力,增强合作吸引力,引凤来筑巢。
“双证制”“双师制”拓宽就业路
人才培养既是产教融合的初衷,也是产教融合的成果。与龙头企业的合作,作为学校人才引进的“窗口”,必须配套有良好的制度,才能让企业的优秀人才对教学真正产生影响。
这第三步棋,便是“双证制”和“双师制”。
“双证”是指让学生在拿到专科毕业证的同时,还要拿到一个职业技能证书;“双师”则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既要有校园导师,也要有企业导师。
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按照国家级高水平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群标准,校企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商人才培养方案、组建专兼职师资团队,按照1:3的师生比配备企业师傅,深入推进“双主体育人、双基地保障,双身份成长,双导师指导、双制度奖励”。
同时,为充实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有计划地选送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引进企业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充实实践教学队伍。“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人数占专业教师总人数近90%。
“将行业一流大师带进教室,将行业先进技术引进课程,让学生直入行业龙头企业实习实训,确保师生与产业前沿、技术前端无缝对接,确保产教融合育人质量。”何杰总结道,这是产教融合的“提档升级”,也是职业教育的精髓所在。
合作中,重点要在“共”字上做文章。何杰表示,要找准行业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出发点,明确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点,坚持互利共赢,拓宽合作面向,提升合作深度,全面满足行业企业对技术创新和人才资源的多重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新兴职业层出不穷,职业教育改革也一直在路上。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就提出,经过5-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
“在我国职业教育从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谁能更深入、更扎实地做好产教融合,谁就能占得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优势。”何杰表示,下一步该校不仅要在合作的层次和融合的深度上继续发力,更要积极探索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挥理事会办学“智囊团”作用,推动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园行企共同参与办学。
相关问答
智能制造文案 ?智能制造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它结合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在智能制造的推动下,企...
工厂新进 智能制造 设备 文案 ?恭喜我们工厂最新引进的智能制造设备!这些先进的技术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它们不仅能自动化生产流程,还可以实时监控和优化整个制造过程。...
云朵 制造 机 文案 ?欢迎来到云朵制造机的奇妙世界!想象一下,你可以用一个神奇的机器制造出自己的云朵,让它们飘在天空中,变幻出各种美丽的形状和色彩。这是一段奇幻的旅程,让我...
制造 业七夕 文案 ?七夕佳节,制造浪漫,我们的爱情,如同精密的机器,永恒不变。在这个浪漫的七夕,让我们一起赞美爱情,也赞美那些默默付出、勤劳实干的制造业英雄们。每一颗螺...
空调 制造 卖点长 文案 ?我们这个空调最大的好处就是续航能力特别持久,所以你可以放心使用我们这个空调最大的好处就是续航能力特别持久,所以你可以放心使用
高质量衣服制作 文案 ?1.这就是我们的服装工作室,我们有高质量的衣服制作,如果有需要的客户,请及时的联系我们,我们一定会给您最高的质量来凸显出您身上所有的气质!2.让我们给您...
纯手工月饼高级 文案 ?1.是的,纯手工月饼的高级文案是非常重要的。2.因为纯手工月饼相比于普通月饼更加精致和独特,需要通过高级文案来凸显其独特之处,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高级文...
制造 业短视频 文案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制造业短视频文案:标题:制造业的力量——打造美好未来!开场画面:闪回动画——展示制造业的历史和发展,过渡到现代制造业的繁荣景象。旁...
制造 业使命愿景价值观?...如迪斯尼公司使命——使人们过得快活。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作出的选择,是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是长期积淀的产物...
制作月饼 文案 高级感?圆圆的月亮,相聚的情。圆圆的花灯,欢乐的情。圆圆的月饼,温暖的情。团圆的心愿,岁岁的情。祝中秋节合家欢乐,吉祥如意。中秋月,人人奔团圆,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