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云

发展智能制造业 智能制造如何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来了

小编 2024-11-23 工业云 23 0

智能制造如何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来了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吴涛)近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8个部门正式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28日工信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称,《规划》包括现状与形势、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四个部分,即“两步走、四大任务、六个行动、四项措施”。

工信部举行发布会解读《“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工信部供图

“两步走”是指: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四大任务”是指:一是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二是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三是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四是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

“六个行动”包括: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

“四项措施”分别是:强化统筹协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化开放合作。

《规划》中对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做出具体的部署,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称,《规划》专门部署了“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推动“场景-车间-工厂-供应链”的智能化改造,探索智能制造最佳实践的标准化、模块化、精准化的推广路径。

“例如在打造智能车间上,覆盖加工、检测、物流等环节,开展工艺改进和革新,推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连接,强化标准作业、可视管控、精准配送、最优库存,打造一批智能车间,实现生产数据贯通化、制造柔性化和管理智能化。”汪宏称。

《规划》中还提到“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对此分析,智能制造的本质是制造、特征是智能。智能只是手段、工具,即使再先进的智能,也需要融入制造实体才能发挥效能,否则智能只会是空中楼阁。当然,若没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强力支撑,制造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也很难大幅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可能实现。

李培根还表示,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工艺和装备,发展智能制造,必须要落脚在制造上,而制造又要基于先进的工艺和装备。数据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发展智能制造,数据是基础,数据是血液,要特别关注数字孪生技术和理念的应用。(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渗透率破50%!新能源相关产业链蓬勃发展 拉动智能制造业发展

央视网消息: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为50.39%,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

专家:渗透率破50%意味新能源车得到消费者认可

该协会乘用车市场联席分会的数据显示,4月1日—14日,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26万辆,同比增长32%。4月上半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为50.39%,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

近20年来,新能源汽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2005年—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了10年,渗透率才突破1%。2016年—2019年,虽然新能源渗透率虽然提升到5%,但燃油车依然是市场的主角。2020年是一个分水岭,中国制定了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的目标。随后,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迎来爆发式提升,2021年突破14%、2022年突破27%、2023年突破33%。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首超50%意味着新能源车得到了消费者的日益的认可。新能源车产品的性价比已经达到了一个主流消费者接受的程度,证明新能源车未来发展潜力比较大,呈现持续逐步上升态势。

拉动中国产业链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业发展

专家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相关产业链也将得到蓬勃发展,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以及充电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崔东树表示,新能源车不断发展给汽车行业带来重大机遇。过去,汽车产业链是以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机械零部件为主的产业链。现在,随着新能源车发展,直接走向了像电池、电机、电控等智能电动化的产业链。同时,对智能化、网联化、辅助自动驾驶等都有巨大的拉动。

来源: 央视网

相关问答

智慧工厂的目的?

在智能工厂可以实现对车间生产计划到执行的闭环,完全打破生产的黑箱,实现制造过程的全程可追溯。全球最大的管理软件公司SAP推出了制造集成与智能解决方案...

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 发展 的关键环节是?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应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