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前沿|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开辟未来产业赛道,引领生产生活变革
迎来应用元年,AI在多个行业大显身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时斓娜
编者按: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海量的应用场景、超大的市场规模,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先天优势。人工智能在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本组报道聚焦于此,探寻人工智能给千行百业带来的变化。
国产大模型“百花齐放”,在持续更新迭代中越来越智慧,生成图文视频、解析文档、翻译多国语言不在话下;人形机器人列队展示,做家务、搬重物,干起活来驾轻就熟……在上海日前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各类人工智能前沿展品集中亮相,十分吸睛。
当“炫酷”的技能进入生产生活场景,人工智能带来了许多接地气的应用。不仅推动打造“黑灯工厂”“无人农场”,也在医药、金融、教育、交通等行业垂直领域大显身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应用元年,人工智能的发展持续蓬勃向前。随着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场景的拓展,“AI+”将给各行业各领域注入发展驱动力,助力千行百业“加速跑”。
市场规模超过14万亿元
当前,在我国,众多企业你追我赶,发力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应用,成果多点开花:百度文心一言为用户提供对话问答、文本生成、协助创作等服务,累计用户规模已达2亿;阿里通义千问开放1000万字的长文档处理功能,分析财报、读科研论文、解读法律条文等耗时工作可以立即完成;清华大学联合生数科技发布的大模型Vidu可一键生成视频,光影真实、细节生动……
“一端是大数据和大型语料,中间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另一端是产品或服务。”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殷德生表示,基于更大规模、更高量级的参数,以及多模态和更加智能的通用大模型,应用拥有行业大数据并具备场景的行业大模型,使用人工智能形成“机器替代人”的显著优势,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据,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促进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形成
代替工人从事焊接等风险性工作,精准又安全;利用算法进行货物分拣,定位迅速并选择最优路径到达;设计服饰、装修,具有创造性的同时,又不失实用性;缩短药物研发的周期,让更多创新药加速问世……在工业生产中,人工智能正在各个领域加速应用。
“作为一种泛在性技术,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千行百业。”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朱荣生对记者表示,我国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大市场、多场景的优势,这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人工智能也成为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产业形成的有力动能。
近年来,人工智能持续助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经培育了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经过人工智能改造的工厂研发周期缩短了约20.7%、生产效率提升了约34.8%。
由人工智能带来的全新产业也已崭露头角。由伟景智能研发的人形机器人,配备专业视觉系统,用于农业采摘,不受天气、照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助力优化农业生产。在智能化道路上加速狂奔的人形机器人,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热点,也是未来产业的一大新赛道。
曾经的科幻场景变为现实
在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同时,人工智能的加持也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从一键提取关键信息、协助文本创作的智慧办公,到全屋联动、极大提升生活幸福感的智能家居;从一站式影像分析、辅助医疗诊断,到提供个性化教学方案、智能辅导;从无人驾驶到智慧停车、智能交通管理……当曾经的科幻场景成为如今的日常体验,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推动生产领域的变革。
人工智能引领生产领域变革,离不开科技支撑。《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立足自主创新,已构建起包括智能芯片、大模型、基础架构和操作系统、工具链、深度学习平台和应用技术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产业创新生态和企业联盟。
加快培育以人工智能为重要引擎的新质生产力,业内普遍认为,应从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即算力、算法、数据三方面发力。“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大,对计算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要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研发算力芯片,对更高效的算法进行技术攻坚。同时,探索更安全的数据共享机制,加强数据治理,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说。
各显身手、高效协同,能与熟练工一决高下
当智能机器人在制造业工厂“上岗”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旭
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流水线上的机器人正在生产汽车。 受访者供图
AGV机器人托着涂料自主扫码上下电梯,送到指定工位;20吨重的镀锌卷材,无人天车搬运起来快准稳;机械臂熟练地更换机械手,贴标签、粘胶带、套纸筒有条不紊……近日,记者在鞍钢股份冷轧厂涂镀分厂彩涂工区看到,机器人工作秩序井然,车间内部没有开灯,也没有工人的身影。
2021年启动数智化改造后,涂镀分厂全工序设备具有了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的功能。年产能30万吨的大厂,过去一条生产线班用工17人,现在两条生产线班用工仅7人。坐在集控中心的电脑前,监控工陶建达和同事们远程监控着生产线运行状态,只是有故障提示时安排处理,其余时间无需进入生产区。
走进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记者被生产线上机器人的智能深深震撼:机械臂会顺滑移动,操作涂胶,同时抓取图像记录数据;地托机器人自动升降,C型吊具机器人灵活旋转,计算好后将车身以最适合装配的高度和角度送至工人面前。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生产与技术高级副总裁昆硕介绍说,目前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已上线近100种人工智能应用。涂装车间的AI摄像机质量检查系统,在100秒内可拍摄10万张照片,通过AI算法以远超肉眼的效率分辨出瑕疵;车身车间的缝隙检测工位,人机协作机器人通过拍照,检测精准度可达正负0.03毫米。遇到工人活动时,还会立即暂停避让。
来到机器人生产的“源头”——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现场看到,在这家专攻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企业里,AI机器人有着类似于人类“手、眼、耳、脑”的高效协同。装配调试车间里,免示教弧焊机器人正在自动识别焊缝信息,规划焊接路径,生成焊接程序,自动焊接……如若一名熟练的焊工与其一决高下,输赢未可知晓。
未来,制造业将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探索丰富“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实践,将人工智能与各种品类的机器人深度结合,在更多行业、更多细分应用场景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大模型进入课堂,个性化辅导优势尽显
人工智能让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华
6月18日,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望岳校区七年级的一个课堂上,学生人人手持一台平板,老师的问题实时出现在平板上,同学们不用举手,通过平板抢答就可以快速回答老师的提问。
记者翻阅发现,每名学生的作业都不一样。AI在“布置”作业之前,会把学生答错的题目先罗列出来,同时标明这道题的难易程度、正确率以及学生可能存在什么样的知识短板。在进行系统分析之后,针对这种题型由易到难“布置”若干道练习供学生强化巩固。
教育领域一直是最受关注的大模型落地应用场景之一。嵌入智能教育硬件产品后,大模型能够发挥个性化辅导和答疑的显著优势,为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统一提供技术支持和实现路径。2023年5月,科大讯飞正式对外发布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并连续迭代升级,该模型通过技术与一线教育教学场景的有效融合,开发了一批智慧教育创新应用。
合肥市长丰县下塘中学是长丰县办学最早的一所农村中学。面对农村中学的现实问题,下塘中学校长杨维昆认为,“智慧课堂可能是一次改变现状的机会。”
2024年春季学期,下塘中学配备了最新的智慧课堂设备,实现师生人手一台教学终端。
“以前只能凭感觉、经验来评判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现在有数据支持,我们对学生也有了更精准的认识。”下塘中学高一年级化学老师陈海波看重智慧课堂系统中的学情数据分析,他告诉记者,这可以让他从班级实际学情出发设计课程,课堂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AI技术让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据了解,目前,科大讯飞智慧教育产品已在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应用,深度服务5万余所学校、1.3亿名师生。教育垂类大模型研发创新的不断深入,将进一步促进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助力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前沿|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开辟未来产业赛道,引领生产生活变革
迎来应用元年,AI在多个行业大显身手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时斓娜
编者按: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海量的应用场景、超大的市场规模,是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先天优势。人工智能在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本组报道聚焦于此,探寻人工智能给千行百业带来的变化。
国产大模型“百花齐放”,在持续更新迭代中越来越智慧,生成图文视频、解析文档、翻译多国语言不在话下;人形机器人列队展示,做家务、搬重物,干起活来驾轻就熟……在上海日前举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各类人工智能前沿展品集中亮相,十分吸睛。
当“炫酷”的技能进入生产生活场景,人工智能带来了许多接地气的应用。不仅推动打造“黑灯工厂”“无人农场”,也在医药、金融、教育、交通等行业垂直领域大显身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应用元年,人工智能的发展持续蓬勃向前。随着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场景的拓展,“AI+”将给各行业各领域注入发展驱动力,助力千行百业“加速跑”。
市场规模超过14万亿元
当前,在我国,众多企业你追我赶,发力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应用,成果多点开花:百度文心一言为用户提供对话问答、文本生成、协助创作等服务,累计用户规模已达2亿;阿里通义千问开放1000万字的长文档处理功能,分析财报、读科研论文、解读法律条文等耗时工作可以立即完成;清华大学联合生数科技发布的大模型Vidu可一键生成视频,光影真实、细节生动……
“一端是大数据和大型语料,中间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另一端是产品或服务。”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殷德生表示,基于更大规模、更高量级的参数,以及多模态和更加智能的通用大模型,应用拥有行业大数据并具备场景的行业大模型,使用人工智能形成“机器替代人”的显著优势,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数据,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促进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形成
代替工人从事焊接等风险性工作,精准又安全;利用算法进行货物分拣,定位迅速并选择最优路径到达;设计服饰、装修,具有创造性的同时,又不失实用性;缩短药物研发的周期,让更多创新药加速问世……在工业生产中,人工智能正在各个领域加速应用。
“作为一种泛在性技术,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千行百业。”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朱荣生对记者表示,我国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大市场、多场景的优势,这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人工智能也成为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产业形成的有力动能。
近年来,人工智能持续助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经培育了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经过人工智能改造的工厂研发周期缩短了约20.7%、生产效率提升了约34.8%。
由人工智能带来的全新产业也已崭露头角。由伟景智能研发的人形机器人,配备专业视觉系统,用于农业采摘,不受天气、照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助力优化农业生产。在智能化道路上加速狂奔的人形机器人,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热点,也是未来产业的一大新赛道。
曾经的科幻场景变为现实
在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同时,人工智能的加持也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从一键提取关键信息、协助文本创作的智慧办公,到全屋联动、极大提升生活幸福感的智能家居;从一站式影像分析、辅助医疗诊断,到提供个性化教学方案、智能辅导;从无人驾驶到智慧停车、智能交通管理……当曾经的科幻场景成为如今的日常体验,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推动生产领域的变革。
人工智能引领生产领域变革,离不开科技支撑。《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立足自主创新,已构建起包括智能芯片、大模型、基础架构和操作系统、工具链、深度学习平台和应用技术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产业创新生态和企业联盟。
加快培育以人工智能为重要引擎的新质生产力,业内普遍认为,应从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即算力、算法、数据三方面发力。“随着模型规模的增大,对计算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要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研发算力芯片,对更高效的算法进行技术攻坚。同时,探索更安全的数据共享机制,加强数据治理,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说。
各显身手、高效协同,能与熟练工一决高下
当智能机器人在制造业工厂“上岗”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旭
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流水线上的机器人正在生产汽车。 受访者供图
AGV机器人托着涂料自主扫码上下电梯,送到指定工位;20吨重的镀锌卷材,无人天车搬运起来快准稳;机械臂熟练地更换机械手,贴标签、粘胶带、套纸筒有条不紊……近日,记者在鞍钢股份冷轧厂涂镀分厂彩涂工区看到,机器人工作秩序井然,车间内部没有开灯,也没有工人的身影。
2021年启动数智化改造后,涂镀分厂全工序设备具有了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的功能。年产能30万吨的大厂,过去一条生产线班用工17人,现在两条生产线班用工仅7人。坐在集控中心的电脑前,监控工陶建达和同事们远程监控着生产线运行状态,只是有故障提示时安排处理,其余时间无需进入生产区。
走进华晨宝马沈阳铁西工厂,记者被生产线上机器人的智能深深震撼:机械臂会顺滑移动,操作涂胶,同时抓取图像记录数据;地托机器人自动升降,C型吊具机器人灵活旋转,计算好后将车身以最适合装配的高度和角度送至工人面前。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生产与技术高级副总裁昆硕介绍说,目前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已上线近100种人工智能应用。涂装车间的AI摄像机质量检查系统,在100秒内可拍摄10万张照片,通过AI算法以远超肉眼的效率分辨出瑕疵;车身车间的缝隙检测工位,人机协作机器人通过拍照,检测精准度可达正负0.03毫米。遇到工人活动时,还会立即暂停避让。
来到机器人生产的“源头”——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现场看到,在这家专攻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企业里,AI机器人有着类似于人类“手、眼、耳、脑”的高效协同。装配调试车间里,免示教弧焊机器人正在自动识别焊缝信息,规划焊接路径,生成焊接程序,自动焊接……如若一名熟练的焊工与其一决高下,输赢未可知晓。
未来,制造业将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探索丰富“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实践,将人工智能与各种品类的机器人深度结合,在更多行业、更多细分应用场景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大模型进入课堂,个性化辅导优势尽显
人工智能让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华
6月18日,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望岳校区七年级的一个课堂上,学生人人手持一台平板,老师的问题实时出现在平板上,同学们不用举手,通过平板抢答就可以快速回答老师的提问。
记者翻阅发现,每名学生的作业都不一样。AI在“布置”作业之前,会把学生答错的题目先罗列出来,同时标明这道题的难易程度、正确率以及学生可能存在什么样的知识短板。在进行系统分析之后,针对这种题型由易到难“布置”若干道练习供学生强化巩固。
教育领域一直是最受关注的大模型落地应用场景之一。嵌入智能教育硬件产品后,大模型能够发挥个性化辅导和答疑的显著优势,为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统一提供技术支持和实现路径。2023年5月,科大讯飞正式对外发布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并连续迭代升级,该模型通过技术与一线教育教学场景的有效融合,开发了一批智慧教育创新应用。
合肥市长丰县下塘中学是长丰县办学最早的一所农村中学。面对农村中学的现实问题,下塘中学校长杨维昆认为,“智慧课堂可能是一次改变现状的机会。”
2024年春季学期,下塘中学配备了最新的智慧课堂设备,实现师生人手一台教学终端。
“以前只能凭感觉、经验来评判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现在有数据支持,我们对学生也有了更精准的认识。”下塘中学高一年级化学老师陈海波看重智慧课堂系统中的学情数据分析,他告诉记者,这可以让他从班级实际学情出发设计课程,课堂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AI技术让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据了解,目前,科大讯飞智慧教育产品已在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应用,深度服务5万余所学校、1.3亿名师生。教育垂类大模型研发创新的不断深入,将进一步促进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助力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相关问答
智能制造 ,企业该做什么?我从事工厂自动化引进和改造己有五六年了,在这里,结合我的工作经验说说我个人的看法。智能制造是融合了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智能制造 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 懂得智能制造技术(IMT)旨在将人工智能融入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借助模拟专家的智能活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智能制造技术(IMT)旨在将...
智能制造 涉及哪些领域和专业?智能制造技术专业以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认知科学等学科中涉及的智能制造、机器人科学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
智能制造 是新开设的专业,有没有大神知道专业课程都有什么? ...智能制造专业是2018年才审核通过设立的新的交叉专业,只有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及汕头大学通过审核,2018年秋季才会有招生计划,所...
现阶段, 制造 业在人工 智能 方面有哪些运用?请举例说明?据统计,目前,有150亿台机器连接了互联网,到2020年,这一数值将超过500亿台。许多制造产商已经部署了传感器,但很少有制造商能够充分利用传感器获取有利...2...
智能制造 背景下智能工厂的特征有哪些?智能制造的发展前景如何?智能制造有2个特征1,无人化2,C2B化第一个特征,就是能不用人就不用人,用机器,用人工智能,用机器人。设计海报?阿里的鲁班,搬东西?用木蚁机器人,客服...智能...
今年都有哪些学校开设 智能制造 工程专业,学校如何啊? 申请方[回答]拥有该专业的学校有: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汕头大学。是全国首批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学校,其中三所在上海,一所在广东,具体的...
西安航空学院 智能制造 工程专业怎么样?毕业后可在智能制造相关领域从事系统的架构、规划,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并具备向研究应用型(硕士)以及创新型、研发型高端人才(...
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新设 智能制造 工程专业,专业前景和就业方向怎么样?武汉理工大学算湖北比较好的工科大学,是一群211/985综合性大学,每年出不少高精尖人才。结合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以后趋于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所以楼主所...
智能制造 工程这个专业坑不坑?不是一个坑。大有前途。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和转型,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引进智能制造技术,因此对智能制造专业人才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