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云

智能装备中国制造公司 连续14年稳增长,国内智能装备制造龙头是怎样炼成的?

小编 2025-04-04 工业云 23 0

连续14年稳增长,国内智能装备制造龙头是怎样炼成的?

在A股市场前有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亮相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后有“算力之王”英伟达举牌美Robotics公司进军无人配送最后一公里,2024下半年,机器人产业在多方催化下,以攻城拔寨之势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阵阵波澜。

而在A股市场,每当机器人概念成为热点题材,东方精工(002611)便成为资金趋之若鹜的焦点。在7月22日-23日,这份热情再度上演,大盘整体回调的背景下,东方精工连续收获两个涨停板,股价涨幅达21%。

这家智能包装装备行业龙头,为何被资本市场打上“机器人”标签?这就不得不提到东方精工利用投资构建起的智能装备制造战略版图。

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东方精工上市于2011年,是市场公认的智能包装装备龙头,公司聚焦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目前已发展成全球瓦楞纸包装智能装备龙头、国内数码印刷设备领军者,国内水上动力设备头部企业。

在全球智能瓦楞包装装备行业,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厂商包括东方精工(含子公司Fosber集团)、德国BHS、瑞士Bobst等。凭借全球范围内最齐全的瓦楞纸箱印刷包装产线设备产品线与最丰富的产品库,东方精工在全球行业市场的整体市占率已提升至15%左右,稳居国内第一,全球前二。

7月24日晚,东方精工发布24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61亿元,同比增长3.77%,扣非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40.97%,毛利率32.07%,较去年同期增长2.78%。

在营收规模与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公司毛利率不降反升,足见东方精工增长势头的持续性。

行业第一是怎样练成的

东方精工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最早从事智能瓦楞纸包装装备研发、设计和生产的公司之一,受益于消费与快递行业的蓬勃发展,东方精工于2011年成功登上资本市场的舞台。

上市的第3年,为解决增长乏力的问题,东方精工壕斥超7300万欧元,将彼时行业全球第二的Fosber集团收为旗下全资子公司。通过收购Fosber集团,东方精工不仅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深化智能包装设备板块的资源整合;同时夯实欧美市场的市场地位,跻身全球行业头部位置,而收购带来最直接的回报体现在财务报表里:并表的第一年,东方精工营收便实现同比225.78%的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95.25%。

东方精工的入局,亦给Fosber这个老欧洲品牌带来新的活力 ,其品牌不仅仅从欧美渗透至全球100多个国家,从2018年上半年到2024年上半年,Fosber集团营收年复合增长率13%,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31%。2024上半年Fosber集团营收13.52亿元,同比增长12.80%。

东方精工不仅仅有Fosber的成功经验,其产业投资之意大利EDF、西班牙Tiruna、意大利BPAgnati和万德数科等,不断完善全产业链各个节点的布局同时也为东方精工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

其中,子公司万德数科承载着东方精工领跑数码印刷行业的重任,Smithers Pira最新报告《The Future of Inkjet Printing to 2027》预测,预计数码印刷在瓦楞包装印刷的市场份额将从2022年的4%提升到2027年的9%,增长潜力巨大,而万德数科的业绩表现恰是东方精工战略布局正确性的佐证:2024年上半年,万德数科实现营业收入0.93亿元,同比增长41.8%,创下自2022年以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的新高。

在延伸产业链布局过程中,东方精工以长期价值为支点,借助资本市场赋能,频频出手产业并购,完成印刷包装设备全产业链布局,公司整体综合实力在国际范围内位居前列。

外延式投资构建发展新动能

以智能装备业务为基础,东方精工深耕印刷包装领域的过程中,不忘抬眼看世界。

2015年,东方精工收购百胜动力,这家公司主营业务是舷外机产品,彼时已在小马力舷外机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东方精工先进管理经验的加持下,百胜动力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2016年~2023年期间,百胜动力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为20%,品牌舷外机产品2020年-2022年连续三年国内行业市场排名第一,为东方精工业绩增厚提供重要支撑。

在打造主营业务长期增长价值之余,东方精工本身也是价值投资的践行者。对前瞻性风口的押注上,东方精工依旧眼光独到,早在AI四小龙声名崛起之前,就已将目光和资金投注到AI领域。2014年6月,东方精工和嘉腾机器人签订协议,以自有资金4912万元,认购了后者20%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嘉腾机器人成立于2002年,是全球领先的AGV机器人与智能物流仓储系统提供商,客户涵盖70 多家世界 500强,包括奔驰宝马、特斯拉、华为、海信等,AGV 年产能达到 1万台,年销售额年增长率超过40%。

而真正让嘉腾机器人在资本市场一炮而红的,是今年CES上,英伟达将嘉腾机器人生成式AI在激光叉车上的应用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展示。作为A股唯一具备“机器人+英伟达”标签的东方精工也因此开启了股价狂飙模式,10个交易日中收获了8个涨停板。

今年3月,在智能制造领域跑马圈地的东方精工,将橄榄枝伸向了具身智能界冉冉升起的新星——深圳若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若愚科技”)。据悉,若愚科技依托哈工大(深圳)成立,核心团队凝聚了当前多媒体、NLP和具身智能领域数十余位国家级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研发实力堪称行业”天花板“。

前不久,若愚科技宣布推出若愚·九天机器人大脑,能够实现人类意图理解、高频人机交互和复杂任务规划等功能。目前国际上具身智能大脑成果包括谷歌人工智能团队的PaLM-E、谷歌DeepMind团队的RT-1/RT-2/RT-X、Open AI投资的Physical Intelligence等,若愚科技以卓越的研发实力比肩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迅速跻身国内具身智能领域领先梯队。

可以预想,在政策利好以及AI大趋势下,掌握机器人技术金字塔的若愚科技,发展空间势必十分性感,而他加注给东方精工的光环,或将不亚于嘉腾机器人。

不管是全球第二的Fosber,还是行业领先的嘉腾机器人、若愚科技,东方精工的眼光显得异常的挑剔,而正是通过这种”掐尖“的投资思路,让东方精工以最少的试错成本和时间成本,快速完成智能制造战略版图扩张。目前东方精工已将“机器人”“核聚变”“具身智能”“无人机”“工业互联网”等热点概念集于一身。

从投资布局来看,东方精工看似零散的外延投资实则显然是在下一盘产业拓张的大棋。东方精工正在以智能制造为核心,以产业链为纽带,构建一个涵盖技术壁垒、产业升级的生态系统,有望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谋定新篇。

卷”激励“的上市公司

东方精工前瞻性产业投资的背后,是深厚的资金优势在支撑。

翻开东方精工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公司主业营收增长主打一个“稳”字。

东方精工2024半年报显示,智能包装装备业务营收17.83亿元,同比增长6.88%,这也是公司主业连续增长的第14年,同时,上半年货币资金达15.58亿元,资产负债率不足34%,为公司发展提供澎湃的原动力。

稳健的业务发展与财务表现与公司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不无关系。与别的公司”卷996“不同,东方精工“卷员工激励”。据Wind数据统计,上市至今,东方精工共经历了3次员工激励计划,激励对象覆盖公司管理层、核心技术团队等人员,激励股票总数达3498万股。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有资本市场赋能,一直扮演着技术创新主体的角色。但近年来,两市几千家上市公司当中却罕有类似重大技术突破出现,一方面说明技术创新尤为不易,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人才对上市公司的重要性。

东方精工通过员工激励留住人才,使公司整体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稳居国内同类型企业前列。反映在知识产权方面,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获授权的国内外专利数量总数420件,相较于2022年末增加49件;已获授权的软件著作权总数75件,相较于2022年末增加42件。

在国产替代如火如荼的当下,东方精工利用资金和人才优势夯实公司基本面,在智能制造创新之路上高歌猛进,已形成让后来者难以撼动的技术积淀优势和品牌优势。

充满想象的“科特估”

高端装备、先进制造、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机器人、低估值、高利润、行业龙头......东方精工的标签恰与“科特估“概念估相吻合。

与公司长期价值与稳增长的业绩不符的是,东方精工目前的动态市盈率仅有18倍(截止7月25日收盘数据),远低于印刷包装机械行业的42.98倍,与同行斯莱克(29.4倍)、宏华数科(30.09)相比,公司的成长价值尚未完全得到体现。而伴随着新质生产力政策的持续推进与加码,科技产业估值有望在“科特估”概念催化下逐渐得到重塑,东方精工的估值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图谱研究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中商情报网讯: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是为工业生产体系和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提供技术设备的战略性产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之一。随着智能制造工程深入实施,区域协同、行业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一、产业链

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及系统,主要分包括减速器、轴承、传感器、显示器、电子元器件、控制器、传动装置、伺服系统、人机交互系统等;中游为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包括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仓储与物流装备、智能专用设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等;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电子制造、钢铁化工、航天航空、物流、能源等领域。

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二、上游分析

1.减速器

(1)市场规模

减速器是连接动力源和执行机构的中间机构,具有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领域的快速发展,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已成为高精密传动领域广泛使用的器件。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全球及中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21亿元,同比增长5.01%,2023年约为1387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减速器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447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重点企业分析

目前,中国减速器相关上市企业,前50家中,浙江省分布的最多,共12家。广东省和上海市分别为8家和6家,排名第二第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轴承

(1)产量

轴承是数控机床设备中的一种重要零部件,主要起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摩擦系数,并保证回转精度的作用。轴承行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基础产业,我国轴承产量呈现增长的趋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中国主轴轴承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显示,2023年中国轴承产量约275亿套,较上一年增长6.18%。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轴承产量将达到296亿套。

数据来源:中国轴承工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竞争格局

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轴承市场中,斯凯孚(SKF)、舍弗勒(Schaeffler)、恩斯克(NSK)、捷太格特(JTEKT)、恩梯恩(NTN)、铁姆肯(TIMKEN)、日本美蓓亚(NMB)、不二越(NACHI)八大国际轴承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且主要集中于高端市场。本土轴承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行业集中度低,人本集团、万向钱潮、浙江天马、瓦房店轴承、洛阳LYC轴承、五洲新春六家企业合计占比24.1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传感器

(1)市场规模

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存储功能的多元件集成电路。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3096.9亿元,2019-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26%,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3324.9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3732.7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重点企业分析

在我国传感器企业中,大立科技是少数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红外热成像相关核心芯片,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全产业链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旗下传感器业务占比高达90%以上,主要生产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华工科技是全球有影响力的传感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传感器产品主要应用于智慧出行、智慧家庭、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控制器

(1)市场规模

智能控制器是集成通讯技术、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而成的核心控制部件。随着智能化浪潮兴起,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智能控制器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物件,开始渗透进入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能控制器产业前景预测与战略投资机会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达到3.06万亿元,五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7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到2024年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达3.87万亿元。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竞争格局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形成以拓邦股份与和而泰为主的双寡头竞争格局,两者市场份额分别占比77%和13%。此外,国内领先的智能控制器厂商还包括朗科智能、振邦智能、贝仕达克等,市场份额分别占比4%、2%、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伺服电机

(1)市场规模

伺服电机又称执行电动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在自动化设备的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伺服电机行业分析及发展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约195亿元,同比增长7.73%。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将超2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竞争格局

中国伺服电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品牌占比超过50%。在国内品牌中,国产品牌汇川技术首次市场份额占比排名第一,市占率达15.9%。其次分别为安川、台达、松下及三菱,占比分别为11.9%、8.9%、8.8%及8.3%。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

随着多元化技术的融合和智能制造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分析及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约为3.2万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3.6万亿元。

数据来源:工信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数控机床

(1)数控机床市场规模

数控机床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企业的不断创新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整体运行状况稳中向好。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到约4090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7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325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五轴联动数控机床

五轴联动数控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复杂精密零件制造能力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也是解决航空发动机叶轮、叶盘、叶片、船用螺旋桨等关键工业产品切削加工的唯一手段。我国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到约112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5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重点企业分析

数控机床行业的上市公司中,从布局情况来看,各主要数控机床上市公司均在加快高端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方向的布局。数控机床主要企业包括创世纪、华中数控、纽威数控、宇环数控、国盛智科等。具体如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工业机器人

(1)产量

近年来,在国内密集出台的政策和不断成熟的市场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总体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深度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累计完成产量42.95万套,同比下降3.05%。2024年1-4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7.08万套,同比增长9.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重点企业分析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由国外四大家族主导,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码垛、上下料以及搬运等中低端领域。当前,机器人企业上市企业谋求全产业布局,例如,埃斯顿全产业链布局,除减速器外均自制;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减速器外购,电机开始自制。从上市企业工业机器人业务发展概况来看,3C、汽车、弧焊、喷涂等领域为工业机器人上市公司的主要应用方向。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智能物流装备

(1)市场规模

近年来,得益于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工业制造等下游行业的崛起,以及机械制造、传感定位等技术的成熟,智能物流装备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得到应用,中国智能物流装备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市场规模达到1003.9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3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智能物流装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166.8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重点企业分析

智能物流装备包括智能仓储设备、智能输送设备、自动分拣装备、智能搬运装备、堆垛装卸设备、信息采集及辅助设备等,涉及的产品包括立体仓库、AVG移动机器人、无人配送机器人、无人机、码垛机器人、智能快递柜等,各细分领域重点企业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智能制造装备重点企业分析

目前,中国智能制造装备排名前五十的相关上市企业中,广东省分布最多,共有12家。浙江省和上海市分别有9家和7家,排名第二第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1.汽车制造

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迅速,汽车产业链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4年1-4月,规上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30741.9亿元,同比增长7.5%。利润总额1427.9亿元,同比增长29%。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2.工程机械

随着“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政策的实施推进,工程机械行业迎来黄金增长期。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处于下行调整期,叠加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工程有效开工率不足等因素影响,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大幅减少,2022年工程机械营业收入降至7977亿元,同比下降12%,2023年约为849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工程机械市场将增至8766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生物医药

近年来,政府鼓励将医药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为医药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分析及发展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约为18680亿元,同比增长6%,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19755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将增至21359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相关问答

广州丰桥 智能装备 有限 公司 是做什么的?

制造安装、调试维保为一体的智能装备公司,专注于为汽车制造行业提供智能化装备。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广州市南沙...广州丰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

湖南化工 智能制造装备 技术怎么样?

湖南在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方面可是非常不错的哦!这里有着深厚的制造业底蕴和强大的技术实力。湖南化工职业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这个专...

南京苏智 智能装备 研究院有限 公司 是国企吗?

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南京苏智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并不是国有企业,而是一家民营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业务。...

四川科新 制造 是做什么的?

1.四川科新制造是一家从事制造业的公司。2.因为四川科新制造专注于制造领域,他们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的制造设备和机械,以满足市场需求。他们的产品涵盖...

高端装备制造业 股票有哪些高端装备制造业 上市公司 一...- 汇...

[回答]操盘手带代你炒股,信不信由你!反正不要钱,不妨试一下!一定让你大开眼界!打开这个网址,点击里面的【免费索取牛股】你可以免费得到一支短线...反正...

高端装备制造业 股票有哪些高端装备制造业 上市公司 一...- 汇...

[回答]【航空装备业股票】目前业务涉及航空装备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航空动力(600893)、成发科技(600391)、中航动控(000738)、中航重机(600765)、中航光电...

智能制造装备 技术专业可以选择什么岗位?

制造和维护,以及机器人应用的开发和实施。2.自动化生产设备操作、调试、维修、管理等岗位:主要面向机械、冶金、...1.机器人工程师:负责机器人的设计、研...

辽宁 智能制造装备 技术是干什么的?

辽宁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是利用高端科技和工程技术,研发生产智能化、自动化的制造设备和机械,旨在提高制造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这些装备技...

广西柳州格瑞米 智能装备制造 有限 公司 属于国企吗?

根据公开资料,广西柳州格瑞米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不属于国企。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虽然该公司在智...

智能装备制造 是什么专业?

智能装备是哈工大本部从19年开始实行的特大类招生类别,包含机械类专业,材料类专业,能源动力类,仪器类专业。智能装备,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