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 转型 制造业迎来新瓶颈,传统自动化如何转型为智能制造?

小编 2024-10-11 工业互联网 23 0

制造业迎来新瓶颈,传统自动化如何转型为智能制造?

风口财经记者 吴思

在用户诉求更加个性化时,制造企业如何向“智造”转型,实现2025战略目标,是很多企业面临的挑战。

9月24日,智能制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德国菲尼克斯集团高级顾问、原副总裁兼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杜品圣博士,德国Wandelbots机器人公司中国区负责人曾丽敏博士及企业代表,围绕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转型与企业价值展开探讨。

自动化技术是智能制造基础

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产量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制造业水平也在不断攀高。

据统计,2020年二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几乎所有电气自动化企业增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尤其是机器人,数控机床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生产商营收同比增长40%以上。据统计,今年1-6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2%,高技术制造投资增长更猛,增长29.7%。

市场日益复苏,投资热情不断高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加快了步伐。在“数字化”成为主流时,人们更加关注互联网平台建设、企业组织结构的重组,强调互联网工业、IT信息、软件技术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现在很多人认为当前已进入智能制造时代,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目标,不再需要自动化制造技术。但其实,自动化技术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智能制造是自动化制造的延伸与发展,没有坚固的自动化制造,就不能实现智能制造。”德国菲尼克斯集团高级顾问、原副总裁兼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杜品圣博士指出。

智能制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当前在讨论中国的智能制造实现之路时,同样也要考虑自动化制造转变为智能制造的内心外因。

传统的自动化生产制造模式是按照人的要求,实现机器设备、系统、生产流水线在无人或少人直接参与下完成重复性的运行,达到预期目标生产制造的过程,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制造业碰到了新的瓶颈,而用户诉求的变化就是根本原因,不仅需要高质量产品,还希望更快、更新、更多样、更便宜。

而新的智能制造模式就能快速响应用户和市场需求,面向企业核心价值链,产品以全生命周期为核心,统一研发端、制造端与服务端。

“从自动化制造演变成智能制造主要分为三步骤。一是以自动化控制技术为主导的智能制造模式,以智能中的‘能’为主体;二是以IT融合OT为主导的智能制造模式,初步具有‘智’与‘能’的功能;三是以PLM为主导的智能制造模式,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实现智能化制造模式。”杜品圣博士表示。

机器人赋能,加速柔性制造

柔性制造,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可能还是个有些陌生的词汇。但是,近年来,“柔性化生产”“柔性制造”一直备受关注,除了大批量的刚性产品外,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制造正成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这一领域。

目前人们的需求逐渐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型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对于柔性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小批量、多品种未来的制造方式,企业的执行层面必须要做到节约时间和金钱的成本。”德国Wandelbots机器人公司中国区负责人曾丽敏博士表示。

看似工业自动化如此普及的今天,其实只有不到5%的职业被完全自动化替代掉,如需要精密组装的生产线、需要灵活变通的组装线等等仍无法实现完全自动化制造。

因为在机器人底层硬件、逻辑上还是存在共性约束,现有机器人无法很好地处理三个维度的不确定性,即对象误差带来的不确定性、生活环境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技能迁移带来的不确定性。实而现智能制造的新一代机器人应该更加灵巧、能并且柔性通用,具备像人一样的一些高级能力。

对此,许多技术团队不断革新解决方案。

曾丽敏博士团队研发出一种新的机器人编成系统,“这套系统特点就是易上手、简单易用,能够通过快速部署,提高整个企业自动化的效率。具体来讲,就是像教小朋友一样,真人示范一遍,让机器人重复,系统自动生成代码,而且我们的示教范围更广,定位精度更强。应用场景丰富,目前我们已经应用到德国部分企业,如大众、宝马,还有西门子这种头部制造企业。”

非夕机器人市场总监高云帆团队则研发出自适应机器人。“通俗讲,自适应机器人可以在不同操作对象、环境、任务下有灵活适应的表现。它不仅对位置误差容忍度非常高,有一系列的抗干扰能力,而且它在做换线或者重新调试的时候会有智能可迁移过程。自适应机器人一是可以实现更多应用,二是能升级产线柔性,三是总体成本也会进行不断优化。”

工业互联网提速,助力青岛企业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已经逐渐成为引领我国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不断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强大动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也已经进入了发展提速阶段。我国对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也日益明晰,2021年将“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作为产业引导发展的方向。

早在2020年初,青岛就提出以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为目标,全面助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目前,青岛正不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制造业和“四新”经济,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着力促进工业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为传统产业赋能。

海尔旗下的卡奥斯洞察全球趋势和承接国家战略,建设了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的模式。并且,卡奥斯COSMOPlat是世界上首个用户全流程参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并主导了全球大规模定制领域的标准制定。

“在跨领域、跨行业、跨区域赋能的过程当中,我们的目标是,做深垂直行业,做到大企业共建、小企业共享;在特定领域,我们要通过企业全过程“六化”去快速赋能;在不同区域,通过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赋值。”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盛国军表示。

目前,青岛已有不少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完成了智能化的“更新换代”。截至目前,卡奥斯COSMOPlat就已经服务1.1万家青岛本土企业,实现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左右、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5%左右、产品不良率降低40%左右、能源利用率提高15%,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周济院士:中国智能制造到2035年将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院士4月25日在中关村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从现在到2035年,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总体将分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两个阶段来实现。

作为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之一,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工程科技创新论坛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周济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时作上述表示。

他说,从现在到2035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也是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时期。这期间两阶段实现智能制造的具体内容分别是:

数字化转型阶段,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大行动”,到2027年,规上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制造在全国工业企业基本普及;同时,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科研和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试点和示范取得显著成效。

智能化升级阶段,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重大行动”,到2035年,规上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升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在全国工业企业基本普及,中国智能制造技术和应用水平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制造业智能升级走在世界前列。

周济表示,智能制造的核心要义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根本任务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在长期实践演化中形成了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三种基本范式,前两种分别为第一代、第二代智能制造,后一种为新一代智能制造,其本质上是“人工智能+互联网+数字化制造”。

他认为,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将为产品和装备带来翻天覆地的创新及应用,可以预见到2035年,中国各种产品和装备都将从“数字一代”发展升级成“智能网联一代”。一方面,将涌现出一大批先进的智能网联生活产品;另一方面,制造、运载、电子、服务装备必将全面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中国“大国重器”装备更先进的“工业大脑”。

周济指出,中国应紧紧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中国制造业一定能够由大变强,实现制造强国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完)

相关问答

数字化 转型 对人才能力有什么新要求?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所遵循的熟练地标准化操作已经难以满足智能化时代的工作方式和发展需求。随着数字技术与传统业务的深度融合,新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