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云

智能制造双转型是什么 制造业“双转型”进入加速期,绿色智能工厂成核心突破口

小编 2025-04-02 工业云 23 0

制造业“双转型”进入加速期,绿色智能工厂成核心突破口

当下,在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大势下,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双转型”已成为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业虽具规模优势,但亟待通过转型驱动增长,重构产业竞争力。

制造业竞争的本质是制造能力的竞争,工厂作为重要载体,其建设运营直接体现企业制造水平和竞争力。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指出,未来工厂建设的主流方向是绿色智能的融合,即绿色智能工厂,智能是手段,绿色是宗旨、核心。

因此,在绿色化、智能化融合的大势下,绿色智能工厂就成为了制造业转型的关键环节。如何建设和运营绿色智能工厂?2023年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施耐德电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发布了《数字赋能 建设绿色智能工厂正当时——数字化赋能绿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2023》(简称“报告”),基于对120家企业高管的深入调研,报告回答了这个中国制造企业都在关心的问题。

“1+4”框架应对四大挑战

本次报告发现,绿色智能工厂建设整体呈现三大趋势。首先,绿色智能工厂已经成为领军企业的重要特征,参与调研的领军企业100%获评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其次,在所有对绿色智能工厂建设的价值诉求中,“降本”和“减碳”位列前两位。这意味着,企业增长模式逐步从高耗能、粗放型转向精细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增长方式,更加关注内生式增长。最后,面向未来的绿色智能工厂包括精益运营、绿色环保、全面感知、智能管控、以人为本、产业协同六大关键特征。

虽然绿色智能工厂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企业在实际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依然面临四大挑战:一是战略挑战,56%的企业认为工厂建设总体规划设计不足,转型路径不清晰;二是运营挑战,难以确定合适的场景和切入点,以及前期建设投入高、回报期长等问题;三是技术挑战,在行业技术迭代快的情况下如何借力技术,以及业务与技术融合不强等挑战;四是人才挑战,如何通过打造企业文化等一系列措施,来培养复合型人才、解决员工意愿和能力不足的问题。

针对以上挑战,施耐德电气提出以“1+4”框架打造端到端绿色智能工厂,企业内部首先要就绿色智能制造转型的核心目标是“价值创造”形成共识,包括商业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价值创造”的理念之下,从“战略”、“运营”、“技术”、“人才”四个层面实现绿色化和智能化融合。

在战略层面,双线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工厂建设和优化的主流,93%的领军企业同时制定数字化及双碳战略,并开展了相应的建设活动;在运营层面,未来的绿色智能工厂建设必须关注以客户为中心,拉通从营销、采购、研发、制造到服务等端到端的全价值链转型,实现规模化效益;在技术层面,绿色智能制造5T技术(信息技术、运营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能源技术)融合是支撑绿色智能工厂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在人才方面,数字化的本质在于人的数字化。

此外,施耐德电气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市场部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联席院长古月强调:“不同工厂的建设目标、基础现状、自然禀赋等决定建设体系各不相同,所以绿色智能工厂的建设要因‘厂’制宜、不断迭代。”报告指出,工厂的建设阶段可以分为三类:新建工厂需从新厂搭建驱动、精细生产管理、绿色智能制造逐步实现;改造工厂则特别关注转型升级的现有困境,通过各模块现状评估,制定专属的升级路径;领军工厂更强调对业务进一步精细化运营管理,挖掘新增长突破点,不断融合新兴技术,创新生产模式,打造未来工厂。

端到端全价值链转型的最佳实践

作为报告的发起方,施耐德电气正是绿色智能工厂建设的先行者,目前在全球拥有74家“零碳工厂”,在中国拥有 17家“零碳工厂”、15家被工信部认定的“绿色工厂”和12家“碳中和”工厂,1家灯塔工厂,18家智能工厂和智能物流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施耐德电气位于无锡的“灯塔工厂”,正是端到端全价值链转型的最佳实践。“灯塔工厂”被看作是“最先进的工厂”,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最高水平。2021年9月27日,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获评“灯塔工厂”,这也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获评的首家端到端“灯塔工厂”。数字化技术覆盖了从采购、生产到交付每个环节,仅暖通空调一项就实现了32%能耗节约,同时将工厂的准时交货率提高30%,产品上市时间缩短25%。

此外,施耐德电气还通过整合“咨询服务+软件+产品(硬件)”打造业界领先的绿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产业转型赋能。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表示,“在制造业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双转型的道路上,建设绿色智能工厂是大势所趋。施耐德电气将持续以领先的数字化和绿色低碳经验赋能产业,加速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加速绿色化、智能化“双转型”,指引绿色智能工厂“端到端全价值链”转型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当下,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双转型”持续加速,制造业同样面临从规模化向精细化、高端化、绿色化等新模式转型升级的紧迫压力。

11月5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上,施耐德电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正式发布《数字赋能 建设绿色智能工厂正当时——数字化赋能绿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2023》(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绿色智能工厂建设整体呈现三大趋势。例如,数字化、绿色化融合趋势愈发明显,企业增长模式逐步从高耗能、粗放型转向精细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增长方式,更加关注内生式增长等。不过,企业在绿色智能工厂的建设过程中依然面临战略、运营、技术和人才四大挑战,应以“1+4”框架打造“端到端”绿色智能工厂。

《华夏时报》记者从施耐德电气方面获悉,该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74家“零碳工厂” ,在中国拥有 17家“零碳工厂”、15家被工信部认定的“绿色工厂”和12家“碳中和”工厂,1家灯塔工厂,18家智能工厂和智能物流中心。

绿色智能工厂建设整体呈现三大趋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为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日前指出:“制造业的竞争核心是制造能力的竞争,而制造能力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制造工厂。未来工厂建设的主流方向是绿色智能的融合,即绿色智能工厂,智能是手段,绿色是宗旨、核心。”

11月5日,施耐德电气第六次参加进博会。会上,施耐德电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发布《数字赋能 建设绿色智能工厂正当时——数字化赋能绿色智能制造高管洞察2023》报告。基于对120家企业高管深入调研,该份报告解析了制造业转型的核心、绿色智能工厂的发展趋势和建设运营中的重点问题。

该份报告指出,绿色智能工厂建设整体呈现三大趋势。

首先,绿色智能工厂已经成为领军企业的重要特征,参与调研的领军企业100%获评智能工厂和绿色工厂,远超追赶企业的6%和20%,可见数字化、绿色化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将引领未来工厂的发展方向。

其次,在所有对绿色智能工厂建设的价值诉求中,“降本”和“减碳”位列前两位,分别获得66%和46%的被访企业认同。这意味着,企业增长模式逐步从高耗能、粗放型转向精细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增长方式,更加关注内生式增长。

最后,面向未来的绿色智能工厂包括精益运营、绿色环保、全面感知、智能管控、以人为本、产业协同六大关键特征。其中,充分尊重员工体验及创造力的“以人为本”,和由数字化赋能的 “产业协同”受到越来越多企业重视。

需要注意的是,该份报告提出,企业在绿色智能工厂的建设过程中依然面临战略、运营、技术、人才四大挑战。例如,56%的企业认为工厂建设总体规划设计不足,转型路径不清晰;难以确定合适的场景和切入点,以及前期建设投入高、回报期长等问题。

建设绿色智能工厂是大势所趋

针对上述四大挑战,施耐德电气提出以“1+4”框架打造端到端绿色智能工厂。即遵循“价值创造”的理念,从“战略”“运营”“技术”“人才”四个层面实现绿色化和智能化融合。

施耐德电气认为,企业内部要就绿色智能制造转型的核心目标是“价值创造”形成共识,包括商业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

而在战略层面,双线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工厂建设和优化的主流。调研发现,93%的领军企业已同时制定数字化及双碳战略,并开展了相应的建设活动。领军企业也更崇尚规划先行、先医后药,投入长时间的调研,进行细致的可行性研究,制定明确的落地指标。

在运营层面,单个场景只是绿色智能工厂建设的起点和阶段,但实现上下游的连通与协同,做到整体最优是关键。未来的绿色智能工厂建设必须关注以客户为中心,拉通从营销、采购、研发、制造到服务等端到端的全价值链转型,实现规模化效益。

在技术层面,施耐德电气则指出,绿色智能制造5T技术(信息技术、运营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能源技术)融合是支撑绿色智能工厂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随着5T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工厂运营各层级的技术应用不断丰富,可以满足新一代绿色智能工厂不同场景的需求。

在人才方面,报告强调数字化的本质在于人的数字化。据统计,领军企业中开展数字化项目的企业比例高达93%,领先于追赶企业44个百分点。在组织内形成数字化的企业文化,打造数字化组织,定义和提升员工的数字化能力尤其重要。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市场部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联席院长古月强调:“不同工厂的建设目标、基础现状、自然禀赋等决定建设体系各不相同,所以绿色智能工厂的建设要因’厂’制宜、不断迭代。”

该份报告指出,工厂的建设阶段可以分为三类:新建工厂需从新厂搭建驱动、精细生产管理、绿色智能制造逐步实现;改造工厂则特别关注转型升级的现有困境,通过各模块现状评估,制定专属的升级路径;领军工厂更强调对业务进一步精细化运营管理,挖掘新增长突破点,不断融合新兴技术,创新生产模式,打造未来工厂。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施耐德电气本身即为绿色智能工厂建设的先行企业,目前在全球拥有74家“零碳工厂” ,在中国拥有 17家“零碳工厂”、15家被工信部认定的“绿色工厂”和12家“碳中和”工厂,1家灯塔工厂,18家智能工厂和智能物流中心等。

“在制造业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双转型的道路上,建设绿色智能工厂是大势所趋。”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指出:“施耐德电气也将持续以领先的数字化和绿色低碳经验赋能产业,加速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

相关问答

智能制造 和智慧工厂有什么不同?

近年来,新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全球制造业正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为应对新工业革命下的国际竞争,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将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什么是智能制造 ?

智能制造(IntelligentManufacturing,IM)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

EPLAN如何助力汽车行业的 智能制造转型 ?

除此之外,从虚拟的项目到全面的项目管理,柯马工程部提供大范围的专业设计和工程业务以及从造型的可行性研究到项目平台管理的完整解决模式。从车身焊装...

什么是 人工 智能 与数字化 转型 ?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最重要驱动力之一。该过程旨在利用数字技术来创建或修改用户体验和业务流程,从而满足...

lgmazak 是什么 系统?

Lgmazak是一种机器人控制系统,它由Lg和Mazak两个公司合作开发。该系统主要用于控制和管理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自动化操作。它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编程性,可以适...

各位资深人士 哪位了解!! 智能制造 系统的 什么是智能制造 ?,智...

[回答]是加快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

智慧工厂 是什么 意思?对家具生产企业有什么用?

智能工厂是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对工厂进行改造,对现有的设计、制造、供应链等重要环节进行优化,以达到节能、节约人工、增加产出等功效的工厂。对家具生产行...

人工 智能 浪潮中企业如何 转型 ?

我觉得企业向人工智能方向转型有三点:生产自动智能化、所有信息大数据化、产品供销物联化。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是一个企业迈向人工智能的标志,甚至可以...

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 转型智能制造 需要什么条件?

首先,虽然当前智能制造的市场呼声比较高,但是对于传统制造企业来说,要想转型智能制造需要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转型的过程中要逐步建设和完善智能制造的生态体系...

传统企业 转型 ,如何利用 智能 大数据实现盈利?

想要利用大数据盈利,传统企业首先是要学会如何利用网络做推广,没有推广工具说获利什么的都是空话。如果要说工具的话,上线君会推荐小程序。现在这个流量为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