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217所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
5月22日,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调查研究制作的2024全国217所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对外发布。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面向前沿高新技术的基础性本科专业,覆盖面很广。专业涉及机器人技术,以新一代网络计算为基础的智能系统,微机电系统(MEMS),与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智能技术与系统,新一代的人-机系统技术等。特别是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成为IT行业创新的重要生长点,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日趋明显,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化机器、智能化电器、智能化楼宇、智能化社区、智能化物流等等,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全国217所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2023年全国8所普通高校在教育部成功备案“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80907T,专业修学四年,授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2022年全国9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21年全国6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20年全国8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19年全国34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18年全国96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17所 高校成功备案“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为了全面反映我国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教育教学总体规模、行业地区分布状况及发展水平,促进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2024年3月~4月,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针对已经在教育部成功备案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全国217所 普通高校进行调研,调研范围包括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专业教材开发与人员投入情况、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情况、教学成果、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服务能力、教师接受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培训的人数与次数、举办智能科学与技术主题活动的次数及规格规模等10个方面,结合上述因素对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学实力进行综合打分、抽样调研,并最终以“排行榜”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调研结果,以此服务国家智能科学与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引领高校开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
本次调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 ”原则,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资料及问卷调查反馈,将当前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总体实力分为四类:A类、B类、C类、D类。 同时,每类分为三档, 其中,A类三档包括:A+类、A类、A-类;B类三档包括:B+类、B类、B-类;C类三档包括:C+类、C类、C-类;D类三档包括:D+类、D类、D-类。
“A类”表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之首 。从排名结果来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分别排在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03年共同提出成立的,智能科学系的前身是北大信息科学中心和西电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由两校数学系、计算机系、电子学系等10个系(所)于1985年成立,主要从事机器感知、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且在2019年获批为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自2005年获批以来,已培养了2000余名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创新型人才。这证明了该专业在智能科技领域具有卓越的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该专业具有计算机、通信与电子信息等多学科领域交叉的特点,这种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该专业利用学校在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领域的研究基础和师资力量,已建成成熟的教学团队和多个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北京大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在2003年提出,同年获北京大学和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于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特别重视学生的数理基础与计算技术能力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数学、物理和计算机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技能。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不仅注重技术的培养,更强调学生对智能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核心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智能科学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北京大学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指导;南京大学 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拥有国内领先的科研团队和一流的科研设施,致力于智能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技术的研究,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前沿领域。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这些前沿科研项目中,提升创新能力。同时,该专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通过丰富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入选“A类”高校 还包括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安徽大学
、云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南京邮电大学、暨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河海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燕山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全国60所高校。
“B类”表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第二 ,其中包括山东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北华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民族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山西大同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全国65所高校。
“C类”表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第三 ,其中包括云南工商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厦门工学院、重庆三峡学院、营口理工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兰州工业学院、太原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河北工程技术学院、金陵科技学院、重庆移通学院、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沈阳科技学院等全国40所高校。
“D类”表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第四 ,包括海口经济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四川理工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西安外事学院、长春建筑学院、沈阳工学院、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唐山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兰州城市学院、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等全国52所高校。
这是迄今为止,针对全国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调查内容最全、规模最大、覆盖高校数量最多的排行榜,在年度会议上,将对入榜的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和科研成果的部分高校 颁发荣誉证书,树立行业标杆,促进专业发展、鼓励学科创新。
全国普通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名主要依据 :
●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权重比例20%)
●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情况(权重比例15%)
●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权重比例15%)
●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权重比例10%)
●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材开发与人员投入情况(权重比例5%))
●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情况(权重比例15%)
●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权重比例5%)
●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服务能力(权重比例5%)
●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接受专业培训的人数与次数(权重比例5%)
●高校主办承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活动的次数及规格规模(权重比例5%)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称是“山西省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经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3年10月在太原成立的第一批专业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立法人组织。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及理事会资源,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计划,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山西省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示范应用推广平台,同时面向全国开展人工智能业务。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院长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焦李成担任。研究院内设AI产业学院共建中心、实训实习就业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心、专家智库等6个职能部门。欢迎加入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智库,共同赋能高校AI人才培养及产教融合事业发展。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福州大学教授蔡维德、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元宇宙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是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西藏民族大学、河北金融学院、重庆财经学院、苏州城市学院、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百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6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4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旭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担任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任委员。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为高校数字经济专业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2024全国336所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
5月20日,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调查研究制作的2024全国336所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对外发布。
为了更好地支撑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加快人才培养进度,据教育部网站显示,2023年全国33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80213T,颁发工学学士学位,修学四年。2022年全国39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2021年全国53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2020年全国84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2017年第一批全国4所高校成功申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2018年第二批全国50所高校成功申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2019年第三批全国74所普通高校成功备案“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迄今为止,除去个别院校重复专业备案之外,全国共有336所高校成功备案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全国336所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行榜
为了全面反映我国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总体规模、行业地区分布状况及发展水平,促进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2024年3月~4月,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针对已经在教育部成功备案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336所普通高校 进行调研,调研范围包括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专业教材开发与人员投入情况、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情况、教学成果、“智能制造工程”实训基地服务能力、教师接受“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知识培训的人数与次数、举办“智能制造工程”主题活动的次数及规格规模等十个方面,结合上述因素对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育教学实力进行综合评分、抽样调研,并最终以“排行榜”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调研结果,以此服务 “中国制造2025”战略,引领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发展。
本次调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资料及问卷调查反馈,将当前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总体实力分为四类:A类、B类、C类、D类。 同时,每类分为三档, 其中,A类三档包括:A+类、A类、A-类;B类三档包括:B+类、B类、B-类;C类三档包括:C+类、C类、C-类;D类三档包括:D+类、D类、D-类。
“A类”表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之首 。从排名情况来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分别排在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教师队伍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师为主体,同时也有来自计算机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校内学科交叉单位以及国内制造工程领军企业和研究院所的研究人员。这种跨学院的合作和交流有助于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该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智能制造导论、工业智能与软件、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孪生与信息物理系统、智能(增材、机加、装配)制造工艺与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生产运作与管理,以及智能制造综合实践等。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智能制造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该专业以“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为本科人才培养方针,旨在培养能够系统掌握智能制造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从事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应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学科交叉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复合型科学研究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丰富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哈工大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教师队伍由具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专家组成,他们在各自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广泛的影响力。这些教师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指导,还为学生提供了与行业专家和企业的交流机会。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涵盖了智能制造的各个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工业互联网、数据库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这些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东北大学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科研指导。同时,该专业还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视野和交流机会。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智能制造的各个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智能制造信息系统、工业互联网、数据库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这些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A类”高校还包括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安徽大学、宁波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南大学、南昌大学、河海大学、长安大学、湘潭大学、燕山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长春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北大学、江苏大学等全国60所高校。
“B类”表示智能制造工程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第二 ,包括常州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东莞理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北华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扬州大学、汕头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昌工学院、济南大学等全国90所高校。
“C类”表示智能制造工程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第三 ,包括嘉兴大学、集美大学、合肥大学、沈阳工学院、延安大学、辽宁理工学院、烟台理工学院、大连科技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淮北理工学院、潍坊学院、长春光华学院、烟台科技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长沙学院、湖北工程学院、平顶山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安徽大学江淮学院、黑龙江工业学院、营口理工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上海电机学院、赣东学院、九江学院、宿迁学院等全国90所高校。
“D类”表示智能制造工程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总体水平位居全国第四 ,包括宝鸡文理学院、兰州工业学院、银川能源学院、北京印刷学院、上海建桥学院、厦门工学院、三峡大学、湖南科技学院、广州理工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工商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山西电子科技学院、丽水学院、贵阳学院、重庆文理学院、成都工业学院、西安思源学院等全国96所高校。
这是迄今为止,针对全国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科调查内容最全、规模最大、覆盖高校数量最多的排行榜,在年度会议上,将对入榜的在“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和科研成果的部分高校 颁发荣誉证书,树立行业标杆,促进专业发展、鼓励学科创新。
全国普通高校“智能制造工程”本科专业教育教学综合实力排名主要依据:
●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权重比例20%)
●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情况(权重比例15%)
●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权重比例15%)
●高校智能制造工程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权重比例10%)
●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材开发与人员投入情况(权重比例5%)
●高校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建设与运行情况(权重比例15%)
●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学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权重比例5%)
●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服务能力(权重比例5%)
●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师接受专业培训的人数与次数(权重比例5%)
●高校主办承办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活动的次数及规格规模(权重比例5%)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元宇宙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新商科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新商科专委会(简称:高校新商科专委会),是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天津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2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6月28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100多家。高校新商科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新商科教育、推动高校新商科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新商科教育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相关问答
西工大 学院 及专业 排名 ?1、航空学院航空航天工程、航空航天类强基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黄玉珊航空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2、...
关于全国高校 物理学 专业的 排名 ? - Suribaby 的回答 - 懂得学校代码及名称整体水平排名得分10284南京大学195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9210001北京大学39110003清华大学48810246复旦大学58510335浙江大学...
材料 物理 专业的大学 排名 ?15武汉科技大学3★6216郑州轻工业学院3★6217太原理工大学3★6218湘潭大学3★6219河南科技大学3★6...
在座的童鞋,跪求答案!专业电子 制造智能 管理系统 排名 ,电子...[回答]对数学的要求相对没有物理高。本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
湖南大学 物理与 微电子科学 学院 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 申请方[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湖南大学的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应用物理学-本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学院简介:...
985 物理 学专业大学 排名 ?985大学物理学专业排名:1北京大学A+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3清华大学A4复旦大学A5上海交通大学A6南京大学A7南开大学A-8吉林大学A-9浙江大学A-...
211大学 物理 专业 排名 ?211大学物理学专业排名名次学校名称专业星级所在地区地区排名1北京大学8星级北京11清华大学8星级北京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星级安徽13南...
国内哪些高校的 物理 学 排名 很高?大家好,高校专业那些事给你回答这个问题。作为学电子专业的学生,可以好不吹牛的说,我绝对是半个物理学专业的人。,因为物理系的基本所有基础课程,电子专业...
物理 竞赛39届各省 排名 ?一、全国第39届物理竞赛——上海省一获奖名单第39届物理竞赛复赛上海共264人获奖,其中65人获省一奖项,95人获省二奖项、104人获省三奖项,并有20人入选上海省...
世界上 物理 海洋专业的大学 排名 ?2021年全球物理海洋专业大学排名前50强1.麻省理工学院(美国)2.斯坦福大学(美国)3.加州理工学院(美国)4.牛津大学(英国)5.剑桥大学(英国)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