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

港务区智能终端制造园 春暖花开日,奋斗正当时:港务区召开第一季度项目观摩会

小编 2024-11-24 工业互联网 23 0

春暖花开日,奋斗正当时:港务区召开第一季度项目观摩会

春的希望,在奋斗中发芽。

四月的港务区,春和景明、草长莺飞,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4月12日,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召开第一季度项目观摩会,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蔡前锋带领港务区机关干部,深入项目建设一线,调研开发建设进度,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区领导辛传坤、孙爱光、赵银平、张阳、黄玉柱、张邦军、周明磊,陆港控股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燕群利,各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港务区相关部室负责人参加活动。

一天急行军,蔡前锋一行对8个观摩点进行实地查看,重大项目如火如荼,新兴产业朝气蓬勃,基层党建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亮点纷呈……

淮海国际陆港核心区一期项目(海关联检大楼)

淮海国际陆港核心区一期占地面积265.47亩,规划建设为海关联检大楼、人才公寓、星级酒店及商务办公写字楼等工程。其中海关联检大楼是陆港核心区建设的龙头工程,集铁路运输服务、报关服务、海关监管、行政审批、展示厅等功能于一体,为港务区、徐州市以及周边省市进出口企业提供从企业注册到通关服务、后续监管的全套海关服务。

江苏亿亿和华智能筛分设备有限公司智能筛分系统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效果图)

亿亿和华智能筛分设备项目由江苏亿亿和华筛分设备有限公司兴建,该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项目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建设智能筛分媒介产业化生产基地,生产筛矿设备。2021年计划完成2万平方米厂房、配套设施的建设、年产1000台筑机等配套生产设备的投产运营。

徐州八方安全泄压装置实验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效果图)

徐州八方安全泄压装置实验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由徐州八方安全设备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占地25亩,总投资3亿元,新建厂房、科研楼10500平方米,建设安全泄放的全套生产和测试系统,申请CNAS国家实验室,建成全国最大乃至亚太区最大的阻火器和安全泄放装置测试基地,带动相关配套产业集聚。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一万台(套)安全泄压测试装置的生产规模。

徐州国际集装箱堆场建设项目

徐州国际集装箱堆场建设项目由徐州淮海国际陆港集团集装箱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一期占地约78亩,由上海拓瑞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和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控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分三期建设。项目一期建设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分设空箱区、重箱区、特种箱区、拆装箱区和修洗箱区。竣工后,一次性可堆放4000-5000标箱,日修理能力达到100标箱,年处理能力80000标箱。

新擎科技青创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新擎科技青创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由江苏新擎科技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亿元,占地6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设一个集基础科研、应用技术研发、低能耗制造、终端智能产品开发和生产、销售的产业链,并以产业园区的方式封闭运营。后期项目规模扩大后将引入高管人才公寓、超市、餐饮、体育运动体闲场所等配套生活区。

新路滑膜机智能制造项目(效果图)

新路滑膜机智能制造项目由徐州新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亿元,占地11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建设智能制造中心和科研试验中心,建设两条大型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年产滑膜机300台。

昱朗工程机械部件制造项目(效果图)

昱朗工程机械部件制造项目由徐州昱朗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亿元,占地6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建设厂房及辅助用房,引进大型焊接工作台30个及车床、行列机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工程机械配件10000套、回转支承10000套,高端有色金属铜件1000吨、高端齿轮5000套。

柳新镇苏家村

柳新镇苏家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党建阵地提升工程,提档升级建成3200平方米综合服务中心,大力实施富民强村工程,村内共有47家企业生产经营,实现以产业兴旺带动民富村强。

以观促学、以学促干,现场观摩不仅是为了总结成绩,更是为了展望未来。在随后召开的港务区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观摩点评会暨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蔡前锋指出,今年以来,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聚焦港务区“五大攻坚战”,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劲头,把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克难奋进、砥砺前行,做了大量工作,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

蔡前锋强调,

要抓好陆港建设,深化陆港功能研究、补齐短板,加快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和“双核多点”联动机制,提升开放平台功能。要尽快完成中欧班列运营管理划转移交工作,加强研究分析,确保完成年度班列开行目标任务。要抓好指标监测,细化时间节点,及时掌握各项指标发展趋势。要抓好招商引资,力争招引一批体量大、层次高、拉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要抓好项目建设,全力抓好年度投资共84亿元的28个重大产业项目。要抓好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供给,优化服务环境。全区各单位各部门要自觉扛起责任、挑起重担,全力冲刺“半年红”,夺取“全年红”,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国际港务区十四五规划节选

强化集疏,打造“一带一路”内陆型贸易枢纽港

全面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打造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线组最多、功能最全、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充分发挥自贸区试验区试验田作用,构造多元化开放平台,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持续增强陆港辐射集散功能,促进各类要素畅通其流、汇聚融合,助力陕西、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1.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一是加快集结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设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第三条(J5、J6)、第四条(J7、J8)线束建设,加快新筑铁路物流基地开发,积极打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进集装箱装卸基础支撑系统、港口作业系统、港口服务系统、业务管控系统建设。建设更加规范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和海关集约封闭式集装箱查验场地,打造国内首个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陆港码头。推动班列与邮政快件融合发展,加快中国邮政西安邮件处理中心等平台建设。

二是优化集结中心组织运营模式。通过股权合作、战略联盟、平台对接、资源共享等市场化方式,吸引铁路、海运、港口、航空等领域国际知名企业及相关省市班列运营主体,共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公共运营平台(公司),打造运营合作共同体。建设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整合铁路、海关、银行等部门信息资源,打造集订舱、租箱、报关、发运、交易、投保、结算、融资、监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货物流、贸易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提升中欧班列长安号的货物集散、通道运输、经济带动能力。

三是提升集结中心国际服务效能。加大与国内各省市协作,强化与全省各地市产业聚集区的协同联动,增加国内外中欧班列集结分拨线路布局。不断丰富班列货源种类,加强机电产品、硅片、化学品等省内有进出口需求的高附加值货物的集聚。推动中欧班列铁路运输含锂电池电子产品试运工作。吸引各类货代企业在陕西注册,设立区域总部,发展跨区域、跨产业合作联盟。推进监管服务互认互通,试点对经由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到发的国际联运集装箱货物,推动始发站、中转站和目的站的监管互认。探索形成中国—中亚—欧洲海关检验合作机制。支持企业、协会、联盟加强业务协同,推动使用货运电子运单,推动全流程互认和可追溯,依托通道内具备条件的运输线路开展“一单制”探索。

四是促进集结中心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班列+产业”,支持各地市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建立中欧班列特色产业园区。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名企业和国内外向型企业来陕西投资发展。加快发展“班列+贸易”,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陕西设立商协会,鼓励跨国贸易公司在陕西设立区域性总部,做好国际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举办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商品博览会。积极发展“班列+特色物流”,大力发展铁路冷藏运输,支持国内段枢纽城市开通至集结中心的冷链班列、班车,打造“一带一路”特色冷链物流中心。稳步推进“班列+金融”,加快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中欧班列相关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班列+人文”,积极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教育培训中心,设立“丝路工匠学院”,内外联动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级技术人才培训。

2.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一是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完善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新筑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吸引青岛港等沿海港口参与西安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完善公路运输网络,优化京昆高速公路、国道210、国道310等过境公路与西安港的衔接方案,建设京昆高速与西安港的快运线连接项目,加快西安国际港务区对外公路网及内部货运通道改造。

二是加快探索推进国际开放通道建设。加快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的境外物流设施布局组网,在境外枢纽节点,重要货源集散地投资建设海外仓,设立境外业务办事机构。面向欧洲方向,加大长安号欧洲南线、北线的开行力度,进一步提升服务覆盖,探索在汉堡、杜伊斯堡、马拉舍维奇、布列斯特、莫斯科等地建设中欧班列海外服务基地;面向中亚西亚方向,在阿拉木图、塔什干、巴库、伊斯坦布尔等地建设中欧班列海外服务基地;面向南亚方向,强化西安港与喀什市、日喀则市合作,开行公铁联运至南亚班列。

三是深入推进多式联运协同发展。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国性公铁联运基地,建设东联沿海、西通欧亚、南至东盟、北畅俄蒙的多式联运节点,加强与青岛港、天津港、宁波港、唐山港、上海港、连云港等海运港口合作,探索推进在海铁联运、临港经济、大宗散货、冷链物流、国际物流贸易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打造陆海多式联运业务新模式。巩固与韩国仁川港、日本通运物流等的合作基础,拓展与釜山港、神户港、横滨港等港口合作,加速东向贸易陆海联运常态化运行。推进连接西安国际港站到西禹高速公铁联运专用线,推进西安港与咸阳国际机场间空铁联运。加快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建设,在物流上下游产业链层面上实现“一单通”协同商务服务模式。

3.推进“一带一路”自由贸易便利化

一是提升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港口降本增效,严格落实收费项目公示制度,加快收费清单“一张网”建设,动态调整并公开口岸进出口收费目录清单、口岸物流作业时限。精简铁路货运杂费项目,协调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铁路到发货物运价优惠政策。推动通关服务便利化,加快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持续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通关、金融、物流等服务领域内拓展创新,加强与“一带一路”重点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整合现有粮食、整车、肉类口岸功能,打造综合口岸。推进进出口“提前申报”,加快“两步申报”“两段准入”通关模式改革,提升“7×24”小时口岸通关服务保障能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给与境外服务提供者国民待遇。实施与跨境服务贸易配套的资金支付与转移制度。强化产权保护,保障公平竞争,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二是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强化区内区外联动,促进产业融合,重点发展与临港制造业产业链相关、上下游配套的保税制造、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支持适合综保区的加工制造项目落地投产,鼓励区外企业进区开展委托加工,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服务西安综保区内企业获得一般纳税人资格条件,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拓展国内外市场。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检测和全球维修业务。支持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在综合保税区开展进出口检验认证服务。依托整车进口口岸,推动平行进口汽车在综保区内开展保税存储、展示业务及后续口岸报关联动放行提车业务。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

三是打造国际化自由贸易专业服务体系。积极提供贴身、主动、精准服务,促进重大外资、跨境贸易项目落地。积极围绕临港企业提供涉外法律、产品国际化咨询及本地化翻译、“一带一路”政策文件咨询、人力资源外包等国际化一体服务。指导内资、外资企业用好用足财政、金融、税收、社保、就业以及政府采购等各类帮扶解困政策。强化对外商投资企业跟踪服务、提供便利化外汇金融服务与筹划重大经贸推介活动。

(二)质量引领,构建“5×2”产业体系

依托国际港务区西安港物流通道和自贸试验区优势,加快形成以临港经济、商贸服务、数字经济、新金融、文体健康五大产业为主导,以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的研发制造、大宗商品贸易、现代商贸物流、总部经济、新型消费、大数据产业、融资租赁与商业保理、供应链金融、会展经济、文旅产业为细分的产业体系,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水平,全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1.推进临港经济集群发展

一是推进“一带一路”产业转移承接中心建设。集中布局和培育以电子加工贸易企业为核心的临港经济聚集区,以西安综合保税区,“一带一路”临港经济园和陕西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为承载,发挥区内运输大通道优势,推动外向型为主的智能终端制造企业加速聚集。以临港经济区现有康佳智能空调研发生产基地和智能终端制造产业为基础,重点引进东南沿海智能显示、5G网络及通讯设备、智能物联等消费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企业,吸引上下游原材料、零部件、供应链配套服务等企业入驻。深化与珠三角国家级创新产业联盟衔接互动,吸引半导体高端器件、自主可控电子产品向产业端、流通端转移。重点发展基础好、附加值大、带动作用强且很快能形成优势的产业。依托“一带一路”检验检测产业园项目,培育检验检测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形成更多陆港标准。出台专项政策、设立“一带一路”产业转移承接发展基金,加大资金扶持本地临港企业发展壮大。

二是推进“一带一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口岸+通道+枢纽+产业”融合集聚。充分发挥园区粮食、进口肉类、整车进口口岸辐射作用促进产业集群的深入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向产业链两端延伸。依托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快粮食、油脂、整车、铜、铝、木材等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建设。深化与中粮集团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一带一路”粮油集散交易中心,推动粮食物流枢纽的建设。发展临港粮油食品加工业,培育引进一批规模型油脂、米面食品、饲料、淀粉等加工型龙头企业。依托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拓展在“一带一路”国家的粮食种植与油脂加工中心布局,拓展“一带一路”国家粮食和农副产品进口品种。依托国采中心做好国际商品保税展示交易,引入“一带一路”商协会等国际联盟。依托绿地全球贸易港,定期举办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商品博览会。加快国际港务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京东等区内大型电商,打造跨境电商物流贸易集散中心。

2.推动商贸服务产业持续发展

一是推进商贸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积极引入商贸物流产业链中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物流、金融服务及信息服务各环节的龙头企业。与园区中西部商品交易中心等公司进一步开展期现联动模式的创新,探索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在交易、结算、资金监管、仓单互认、智慧仓库等方面的联动。积极推动区内已有特色电子企业、医药企业等形成企业联盟,协同打造专业市场交易中心。引导区内华南城与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大型企业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信息平台,面向商贸流通全链条各环节开展定制化服务。推动专业市场交易中心会、展、销融合发展。加强与陕南、陕北资源生产地、周边省市生产供应基地、地市物流园区、西安市“空港及五园十一中心”等物流基地之间的衔接,形成多层级合作的物流服务体系,整合物流产业发展的有效资源,带动周边地区。

二是积极促进总部经济发展。以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国中铁、中国中冶、中国电建、中粮集团等六大央企区域总部落户为契机,吸引产业链上下游入园,打造区域总部经济聚集区。建立园区总部经济数据库和资料库,实行总部企业档案化管理。加快发展总部经济配套服务,推进总部周边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等传统商业和展览等现代商贸。针对总部企业引进国际化专业服务企业,高度匹配总部企业高端化、国际化需求。

3.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

一是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发展。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培育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文娱等线上消费。加快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促进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支持传统线下卖场向线上转移,支持无接触配送、社区定点提货等新模式。创新无接触、少接触型消费模式,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积极发展AI公园、远程医疗、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新型信息产品。推广5G+赛事直播、游戏娱乐、虚拟购物等应用,促进新型信息消费。开展以餐饮购物、物产展销、直播带货等为主要内容的美食购物嘉年华系列活动,打造新促销模式。

二是积极推进大数据产业建设。加快引进国内外优秀大数据研发及服务企业,鼓励本地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布局大数据产业。推动设立大数据产业基金,为企业提供天使投资、股权投资、投后增值等多层次服务。积极探索区块链等大数据相关技术在国际港务区智能制造、物流、金融领域、电子商务、医疗健康、政务民生等领域的应用试点与推广示范。推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重点科研载体积极与区内企业合作促进大数据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4.促进新金融服务业规范发展

一是巩固和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两大支柱新金融产业在全省的绝对优势。稳定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企业数量,推动业务不断延伸拓展,进一步夯实两大产业在国际港务区聚集发展的优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园区项目库建设等方式支持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两大支柱新金融产业加强与园区临港经济等主导产业的有效互动,形成“骨干引领+龙头支撑+中小企业聚集”的“双千亿”级新金融产业发展集群。

二是大力推动基金、金融科技、银行、供应链金融等金融产业聚合发展。依托区内快速发展的物流业为核心,进一步加深物流业和金融业的融合,依托中西部金融小镇,在园区传统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业务的基础上,面向园区电子加工制造、跨境商贸等业态的需求,加大对产业基金、外资银行、保险、产业供应链金融的引入力度。积极探索新技术、新科技在供应链金融中的运用,加强与国内龙头大数据、科技公司的合作,积极引入各金融科技平台,为园区新金融企业、主导产业企业及其他外向型企业赋能,丰富园区金融业发展业态,通过业态供给的丰富倒逼业务创新的加速,打造符合园区开放型经济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5.推进文体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打造“一带一路”会展经济示范基地。依托西安奥体中心、丝路国际体育培训基地,引入冰雪、水上、场地类等高端体育项目和顶级赛事。延伸打造“体育+”、“+体育”全产业链条,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娱乐、互联网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探索与社会资本共享共建的体育赛事运作模式,从参赛人员邀请、赛事物料、赛事赞助、场馆、赛事人力资源等方面实现共享共建。吸引世界范围的赛事与会展经营主体,发展“赛事+产业”、“会展+产业”,吸引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工程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赛事,动漫、电子、医药等会展在奥体场馆举办。发挥自贸试验区、内陆港和陕西教育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举办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等活动。

二是深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西安公共文化交流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吸引国际顶级文化演出、时尚演艺等活动,加快发展国际化的文化产业。支持陕西国家广告产业园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文化企业聚集发展。完善旅游道路交通体系。构建全域旅游交通体系,着重围绕西安奥体中心强化道路、客运、公交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保障。加强与品牌文投公司合作,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运营“三河一山”绿道。加快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围绕西安港,西安奥体中心、爱菊粮油基地等,设计精品旅行线路,打造具有西安港特色的品牌文旅活动。发挥文旅人才培养基地作用,深入推进与省内外高校的合作,培育多模式、全产业、行业领先的教学研究、行业实践平台,围绕“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演艺,旅游+会展,旅游+研学”,创新性的开展文旅人才培养。

(三)惠民导向,建设大西安东部新城

加快推进全运会建设步伐,探索后全运时代奥体板块转型打造大西安宜居宜业活力全运新城,大力推进陆港产城一体化五年攻坚行动,推动新城功能更完善、服务更贴心、发展更协调、人口更聚集。助力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提升陕西、西安综合承载力与竞争力

相关问答

如何做一个大屏幕的LED显示屏_汽配人问答

[回答]一、概述LED显示屏是集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视频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发光部分由LED(即光发二极管)拼装组成的,其优点是耗电...

听说西安市地铁10号线不走马家湾了?是真的吗?为什么要避开?

低,又可以代动泾渭那片的发展,又可以顺势连接高陵县和阎良县!避开马家湾西营十字主要是拆迁代价太大,从泾渭走,一来拆迁费用低,又可以代动泾渭那片的发展,又可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