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艺术影响人物——张强
张强,1962年生于山东肥城,1982年毕业山东泰山学院美术学院。曾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首届硕士生导师;四川美院美术学系系主任,重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当代视觉艺术中心主任。2013年获得中国省部级专家“两江学者”终身荣誉,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学与水墨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金瓦奖学术总顾问兼首席评委,中国·泰山当代视觉史高等研究院院长,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温切斯特艺术学院荣誉教授。
为伦敦大英博物馆首位当代艺术表演者(2002),在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首开个人工作坊(2018),系意大利威尼斯拉古纳大展“艺术机构特别奖”得主(与Lia WEl合作2012);《库艺术》2015年年度艺术人物;《亚洲艺术》2016年度艺术人物;《艺术印象》2016与2017连续年度艺术人物。2017年获“2017海南国际艺术大展暨“中国在场”国际艺术论坛”之“思想先导大奖”。
主持“中国坐庄——全球化与多元化视野之中的艺术史重构”国际艺术学高峰论坛,“视觉史语境之中的‘汉字/书写’”全国学术研讨会,“中国在场——国际艺术思想高峰论坛”,主持“驭墨——威尼斯水墨周国际学术论坛”等。出席“第三十四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并主题发言。
著有“张强艺术学体系”四十卷,2013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开始出版,分为学术部分22卷,内容涉及艺术学元理论,中国画学丛书,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中国中古宗教视觉文化系列,艺术思想系列;艺术经验部分18卷,内容涉及张强踪迹学报告系列,后现代水墨系列,文人新世代系列等。立项并完成“文化部九五规划——全国研究生教材”,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等。
他以一管毛锥刺破了混沌的世界。他的两个合作单位的模式建构,使得书写了一千六百余年文人情致,遭到了强力的狙击。书写由此回到了“书写之前”,回到了“文化之前”,回到了“神性时代”——他在20世纪末期,建构了一个“神性书写”的踪迹学报告系统。其中,这个与女性合作AB模型,到了2002年演绎出来的“行为书写”,使他成为伦敦大英博物馆首位当代艺术表演者,其后,则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法国巴黎的国际艺术城、澳大利亚墨尔本国家博物馆、联邦广场、韩国的首尔美术馆、城南美术馆、香港艺术公社等地进行现场表演,其独具个人经验系统的作品,使他获得中澳艺术双年展“国际优秀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从2013年开始,他开始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四十卷本“艺术学体系”的出版,他声称要“致意苏东坡的文人全能传统,质询西方学术工业的标准生产”,期望能够在当下艺术成为独立的学科背景之下,提供一个完整的个人学术与艺术的经验体系,而到了2018年底,这个愿望已经完成大半——27卷已经正式出版。
2018年4月,他则先后在威尼斯美术学院与魏离雅合作现场表演“双面书法”,5月,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首度举办“张强艺术学工作坊”,9月再度回到威尼斯,与魏离雅共同实施“新金石学计划”,将中国的拓片艺术转化为一种艺术史层面上的方法论。
2019年初,《亚洲艺术》封面人物把他作为“世界实验书法”的缔造者专题发布,他从1996年出版的《游戏中破碎的方块——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书法》,开启了这个“思想实验”的系统,之后出版的7卷本的“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到2016年“第34届世界美术史大会”上发表的专题论文,核心观点是,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帮助书法完成了“现代转型”之后,当代中国的实验书法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对书法历史上“另类经验”的不断考掘,为建构以中国为主体的“世界实验书法”成为可能。
也就在2018年8月开始,他在伦敦泰特现场互动书写被网络以“盲书”命名分布,之后,接受“北京时间”电话采访,由此编辑出来的专题,一时间席卷整个互联网,成为贯穿年度的喧嚣话语。前后的点击量超过六亿人次,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对于书法、当代艺术的广泛讨论,影响力遍及社会的各个层级与角落。
他就是被誉为“重庆院士”的“两江学者”,也是重庆艺术界唯一获此殊荣的特聘教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学与水墨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张强先生。
张强:“世界试验书法”的缔造者
什么样的艺术方式可以代表当代中国?
中国当代可以贡献给这个世界什么样的独立艺术经验?
中国当代艺术可以贡献给这个世界什么样的独立思想?
在此时代的迫切追问下,“世界实验书法”横空出世……
“世界实验书法欧洲展暨国际高峰论坛”学术总主持、两江学者张强教授,最近回答记者提问。
《亚洲艺术》:作为“世界实验书法”的缔造者,我们想了解一下您提出这个概念的背景与意义?
张强:中国书法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方式,从上个世纪初,便已经得到世界艺术史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借助于书法,美国为首的抽象表现主义运动,从中获得核心的美学启示,建构了特别的价值体系:这就是将欧洲古典绘画的“空间艺术”表现,转移到一种“运动的、时间的与笔触的”的新绘画。从而完成了将世界艺术的中心,从巴黎挪移到纽约的目标。以批评家格林伯格为代表,将这种受自于自于东方古典艺术形式影响而产生的艺术方式,看做是纯粹西方艺术自发的创造。而近年来,国际上很多学者在研究,格林伯格等人有意抹杀东方影响的印记,是为了标榜建构纽约作为“世界艺术中心”的独立品格。
自1985年以来,中国的“实验形态的书法”开始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稳定而犀锐的创作群体。他们在国内各大大型的当代艺术展上频频出场,在国际上,个体艺术家频频出现在诸如美国的大都会、古根海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泰特现代美术馆、威尼斯军械库等等世界上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已经代表着当代中国书法的“实验形态”,在影响着当今世界。只是,这股力量过于分散与偶然。因此,从2018年开始,我与比利时的魏离雅博士开始在欧洲以“驭墨”概念的名义,举办了群体性的展览与学术论坛,来传播具有中国主体性格的艺术思想。’2019驭墨布鲁塞尔-水墨周”,已经确定在2019年5月在比利时皇家博物馆、布鲁塞尔建筑学院等机构举办。这些活动所伴随着为期一周的“水墨论坛”,核心议题便是“世界实验书法”。
《亚洲艺术》:您认为:书法在当代,已经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系统,一是古典形态的“非遗性书法”,二是视觉史背景下具有世界性的“实验书法”,该如何理解呢!?
张强:2009年9月30日,中国书法与篆刻,正式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天开始,中国书法真正进入了永远的休眠状态。不过,这里的“休眠”指的是与当代文化的诀别,它已经彻底进入了“古典文化”形态,已经从制度上被“博物馆化”。
2010年5月21日《人民网》发表了邵秉仁的署名文章《中国书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是最好的保护》,其中提到: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书法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值得所有关心书法的人欣慰的事情。它表明,中国书法,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书法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今天依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庞大的参与者和受众,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当代书法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土壤正在弱化、变异,书法创作外在形式的张扬与内在文化的萎缩是不争的事实。对此,一切关心书法事业的人都应怀有一种忧患意识,保持传统,坚守文化,使古老的书法艺术在新的时代得以传承与发展。”
其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书法,就是要原汁原味地传承,在传承之中达到保护的目的。同时,只要是传统修行到一定程度上人,皆可曰大师,是大路朝天。另外在非遗的状态里,就是玻璃天花板,所有演习者必定困于斯,无一幸免。
既然古典形态的书法,被彻底进入保护状态,那么,另外的一个“实验”系统也就可以开启了。这就是把书法从古典形态之中,从已有的概念形态里面,彻底地解放出来;从思想观念上,把它转化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当然,从经验形态上来说,书法早就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这就是在“实验层面”上“抽象表现主义”流派,其实已经是一种“实验书法”。
同时,从思想层面上,否定了古典书法,重新定义了书法,可以说是“视觉史背景下的书法”。其基本特征如是:
1、时间性大于空间性。
2、书写性大于图绘性。
3、文字的语言功能被彻底颠覆。
4、文字的语言功能被彻底转换。
5、文字的书写性远远大于语义性。
6、文字的装饰性远远大于语义性。
在某种艺术家的作品之中,只要符合了以上的标准,或者说是具备了这些特征,便可以纳入到“世界实验书法”的范围之内来谈论
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一个书法家在当代文化时空里,是否具有意义,在于是否对于书法这个概念具有重新定义的能力。这是一个基本而且是严格的标准。
《亚洲艺术》:您前一段时间,在“汉字艺术”的板块里进行学术阐述,如何又以“世界实验书法”的概念来另起炉灶呢!?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张强:我一直以为,用“汉字艺术”来指称“实验书法”是荒谬的,因为从字面上来讲,汉字艺术是对于汉字的“艺术化”处理而已,还是无法与古典趣味相剥离。我曾经提出的“汉字/书写”、“汉字水墨”虽然具有“后现代性”,解构了书法的“一元性”,在逻辑的自足上也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却容易使得解读者,转移对于书法的问题指向。近年来,我连续在欧洲进行学术演讲与艺术展览,也不断地接触了西方的一些实验书法家。比如在意大利“驭墨——威尼斯国际水墨论坛”上,看到西方学者对于书法的热情,而且看到对于“非汉字”书法的推举(如伊斯兰书法);在比利时布鲁日访问了“欧洲书法学院”并进行了学术演讲,考察了居住在欧洲的“世界实验书法家”的工作室。同时,发现了这样的一种状态,在抽象表现主义为名目的“世界实验书法”之后,在世界各地,对于书法的实验性创作,一直没有中断。这些艺术家或者取材于中国汉字、日本字、伊斯兰文字,英文字母,或者以毛笔、或者以自制的硬质工具,进行全面的实践。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进一步反思了“汉字/书写”、“汉字水墨”概念在表述上的隐晦,故提出概念更为明晰、历史来源更为确切的“世界实验书法”概念。
《亚洲艺术》:好像前些年美术界提出了“实验水墨”的概念,您的“世界实验书法”概念与其区别在哪里!?
张强:“世界实验书法”与中国“实验水墨”的区别:
一、后者只是一个艺术风格概念,前者却是一个艺术门类概念。
二、后者是针对水墨这个概念;在材料语言与图式层面上的试验性。前者是在思想层面上,对于书法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界定。
三、后者是一种特定经验的指称;前者却是一个全新的艺术体系的建构,与中国古典形态书法的关系进入到一个理性层面上。既可以看到其血脉相连,又可以看到其中的相互剥离的状态。回避了什么是“书法”、“美书与丑书”等等无谓的争论。
四、后者是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个案反应;前者却是中国艺术主体对于世界经验的收纳,并进一步将风靡上个世纪50、60年代,至今余波未消的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追认为是“世界实验书法”的一部分。
《亚洲艺术》:您提出的“世界实验书法”的价值意义何在!?
张 强:世界实验书法,不仅仅要解决了中国书法“当代性”与“国际化”诉求,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新艺术史观”。我在1996年出版的《游戏中破碎的方块——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书法》一书,其实就是“世界实验书法”的先声,只不过该书还缺乏对于中国书法历史形态之中的“实验书法”予以应有的关照。2017年,我与魏离雅博士合作的《大空王佛——僧安道壹刻经与北朝视觉文化》一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同时,我个人有关“北方书圣”郑道昭的系列论文接连问世。从书法的逻辑出发,将受自于书法而产生的“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看做是替代中国书法完成了现代转型,是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实验书法”形态。如此以来,将中西的比较的简单特征比对,进入到相互交融的层面上。也使得中国当代的实验书法,一跃成为在世界巅峰视觉经验上来讨论的对象。
从另一个背景来看,就是“遗产形态的中国书法”。我们前面讲过,当下,中国书法已经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所谓的“遗产保护”,就是使所有的书法演习者,成为“传承人”,而作为“传承人”的“书法家”,是对于“个体性的空间开拓”把持排斥态度的,因此,书法的使命,除了“原汁原味”地保持之外,就是要对于时代性发展的回应。要解决这个矛盾,就是要分辨什么是“古典的遗产形态”,什么是面向世界经验的“当代的实验形态”。而“世界实验书法”这个概念的提出,恰恰可以解开这个困局。
《亚洲艺术》:当代中西方艺术的交流的困局在哪里!?“世界实验书法”如何超越西方抽象表现主义!?
张 强:当今艺术教育的困局在于,中国与西方,都想成为对方阵营之中的人。中国艺术学习者,到西方美术学院学习写实技巧的时候,却发现这个体系已经崩溃。而西方的学习者,到中国的美术学院学习水墨的时候,却发现整个国画系都在用“丙烯”画国画。而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专业的学生,在面对中国画的时候,却出现了“看不懂”的情况,从某些意义上来说,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西方人”。而西方的艺术学者,最不能理解的是,中国为什么会盛行“写实绘画”。不过,同样的误读在西方的学者那里也比比皆是,他们总是从那些局部充满爆发力的笔触,去看待中国的书法与水墨,这就是整个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误区所在,同时,也是他们的意义所在,让西方世界具有“通感式”地去理解中国书法与水墨,我称之为是“物理的”与“心理的”层面的感知。这同时是中国当代水墨可以超越的对象。而中国书法与水墨笔触,却是“神经元记忆”层面上的,可以看得出来,文字在中国,是以反几何结构作为构建前提的,在方块字的基本印象为构建的文字结构之中,其实却是处处破坏封闭性的,以期达到一种合乎视知觉适应的美学建立,美学主题是生命与自然之气的流动不滞。与之相比较的西方字母文字,艺术家的处置方式,则是以视觉形式的几何化,均衡性与美饰性为原则,行全面建构。进中西的深度交流,下一步就要涉及到这个问题了,就要展现世界实验书法中国版块的真实经验。
《亚洲艺术》:我们知道,除了学术上的深度建构之外,您的创作也一直处在最前沿的状态之中。从2002年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开启的“行为书写”,今年5月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张强艺术学体系工作坊”,这16年间,您的“世界实验书法”的国际扩散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张强:好的,自2002年之后,我相继在不同国家与地区进行了如下“行为书写”现场表演:
1、名称:蝉翼缥举:张强踪迹学报告A/C3模型
时间:2002年2月1日 上午11时——12时
地点:伦敦 大英博物馆大展苑
人物:张 强/Rachei Claire portal
展览:《惊人之笔——现代中国书法展》艺术主持:戈登.白若思
2、名 称:金羽妖娆:张强踪迹学报告A/C4模型
时间:2002年2月2日 上午11时——12时地点:伦敦 大英博物馆大展苑
人物:张 强/Claire portal 斋 藤
展览:《惊人之笔——现代中国书法展》
艺术主持:戈登.白若思
3、名称:天体绽曝:张强踪迹学报告A/C6模型之香港经验
时间:2002年9月6日 下午17时30分——18时地点:香港 艺术公社国际美术馆
人物:张 强/voila
展览:《行为与书写》
艺术主持:刘中行
4、名称:扩散笔墨:张强踪迹学报告A/30模型
时间:2005、7
人物:韩志闵等4人
地点:韩国汉城市立美术馆
展览:2005首届汉城书艺双年展
5、名称:巴黎行墨——张强踪迹艺术展
时间:2007、3、7
地点: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
人物:伊莎贝尔等三人
6、天衣弄影——张强踪迹学报告A/X02(杰西卡·林霍(Jessica Lin Hall)、亦晴)
模型
时间:2015-10-11
地点:澳大利亚墨尔本国家博物馆
人物:杰西卡·林霍(Jessica Lin Hall)、亦晴
7、舞影舞动——张强踪迹学报告A/X03(Joy)模型
时间:2015-11-13
地点: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厅
人物:Joy
8、迹象生辉——张强踪迹学报告A/X8模型
时间:2016-12-02
地点:澳大利亚墨尔本联邦广场剧场
人物:三人
9、野性都市与美术馆制造——张强踪迹学报告A/X10模型
时间:2016-08-24
地点:韩国首尔城南艺术中心
人物:四人
10、踪迹显见——张强踪迹学报告A/X13模型
时间:2017-07-21
地点: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温切斯特艺术学院博士院
人物:二人
11、绽放泰特——张强艺术学体系工作坊
时间:2018-05-8
地点: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五楼
人物:五人
如果算上双面书法的几次在国外的现场表演、开卷装置,加上踪迹漂流装置,也有几十几次了吧。
《亚洲艺术》:您的多年学术愿望是努力通过将“书法世界化”,从而达到“将世界艺术中心挪移到中国”,您觉得现在离这个目标还远吗!?
张强:学术的愿望只是一个努力的方向,而且要抵达这个目标,绝对不是一两个人的努力可以达到,它需要一种文化共识、学术共识与思想共识,同时,更需要一种社会性的共识。所以,我们将通过在海外的系列传播活动,来逐渐地实现“书法的世界化”。至于最终“将世界艺术中心挪移到中国”,则是需要更多方面的协调努力。
2018.11.24
张强的“神来之笔”
“神来之笔”是十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张强的作品说出的真实感受,像是吹捧,因为的确常用于吹捧,比拍案叫绝、妙不可言稍微精确点,指作画过程中可遇不可求的超常用笔,但基本是个所指模糊的能指,所以从来没进入我的批评词语库。张强的“行为书写”,几乎笔笔是可遇不可求的超常用笔,也就是“神来之笔”,好像总结了什么规律,让我仿佛恍然大悟:原来这就叫“神来之笔”。
人不是神,所以“神来之笔”才难免吹捧之嫌,但要是让人缺席呢?能不能出现像天然溶洞里那种被称为“鬼使神功”的造型呢?既然都是排除人为因素的“创作”。当然,张强的“神来之笔”,都是他自己书写上去的,但书写在哪里却不由他自己控制,不论是在物体上、人体上还是宣纸上,而是由合作伙伴任意转动碰上的,其每一笔都是艺术家与转动中的物体、躯体之间不可预期的巧遇,正因如此,“神来之笔”便成了必然的因此也是可以预期的了。艺术家的这种创作模式,相当于制作了一套可以重复使用的“神来之笔”模具。
类似的做法还有把决定权交给自制赌具的黄永砯,和让特制机器进行创作的孟禄丁。但他们都没有做出这种视觉效果,前者由于静态画面导致笔触重叠的积墨积色效果,后者由于统一的离心力作用形成了放射状色彩分布,从某种意义上,他们二人还是把脱离了人的意志,交付物理状态去寻找偶然,在这一点上又与张强的逻辑起点迥然不同。当然,他们是在不同的维度延伸自己的艺术道路,最终成为不同的“物种”。一个圆形,在数字的维度展开就是数字零,在字母的维度展开就是字母O,在几何形的维度展开才是圆。在艺术创作上,非洲木雕在非洲文化的维度展开就与现代艺术毫无关系,在毕加索的艺术维度展开才进入现代艺术的序列。
张强的个展前言实在不该提其他艺术家的名字,但这总比广大网民把他纳入糟蹋艺术的行列强吧?其实,不受自己控制的偶然性,在选择生宣作画那一刻就产生了,因为,之于绢和熟宣,生宣的特点就是可控性差,不确定性强,从而导致诸多偶然效果,所谓“跑墨”也是生宣的这种特性造成的,而在在绢和熟宣上,既不会“跑墨”,也不会有“神来之笔”,除非像张强这样让纸“任人摆布”,那就彻底丧失了可控性和确定性,也就笔笔“神来”了。
当然,“神来之笔”只是张强艺术的一个点,还有笔的隐喻,互动书写的意义,行为书写的现场意义,还有他自成体系的踪迹学,以及此次展览作为文献背景的四十卷“张强艺术学体系”,这些就都另当别论吧。
学术主持 王小箭
2019年1月15日于北京皇亭子
蜻蜓FM创始人张强:未来导航或将成为车载收音机的替代品
视频加载中...
封面新闻记者 雷强
10月14日,在第八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音频日上,蜻蜓FM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张强就“全场景生态赋能音频内容创造者”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音频平台连接生态端和流量端,可以共同做大音频蛋糕,三方共享资源福利。
在万物互联时代,人与场景的联系也将愈发紧密。近年来,物联网智能终端市场高速发展,多个厂家开启智能硬件生产。张强表示,在网络音频领域,网络音频也需要依托智能终端,满足内容创作者变现需求的同时,刺激产生更多新的内容需求。
“广播作为车场景下常见的收听方式,大多数用户已养成了收听习惯,然而近年来传统广播电台受新媒体冲击,受众大量减少,使用场景也不断式微。而加载了多种智能技术的导航,未来很可能成为收音机的替代品。”张强进一步解释到,随着车联网的蓬勃发展,未来车端用户开始向互联网音频转移,这一过程将使音频和其他端口结合,催生出互联网音频更大的发展空间。
张强指出,手机的人机交互方式一定是屏幕通过屏幕的识别,接下来这一场景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屏到屏的人机交互方式,会因语音交互场景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少。“目前蜻蜓FM与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展开合作,融合导航和广播这两大车场景刚需,结合传统广播电台对于车主的用户的深度了解,联合音频平台丰富的内容资源,网络音频无疑将带给车主更多优质的服务体验。”
“依托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和车联网等AIoT终端,多个场景下用户对音频内容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全场景生态不仅能够助推流量变现,还能激发新的内容创作。”而对于平台内容的创作和设置,陈强认为,平台需要根据用户喜好智能推送,内容创作者也应根据不同场景的特性,制定内容创作方向。例如,车场景中,通过车联网系统收听有声书的用户逐渐增长;哄睡场景中,家长倾向于让孩子通过智能音箱收听教育类节目;而居家场景中,女性用户通过智能终端收听的比例达到55%,且更倾向于选择情感类节目。
张强表示,“在物联网时代,未来蜻蜓FM将持续扩张全场景生态布局,推动内容端的生态赋能,在万物有声、万物互联方向不断创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相关问答
东东不死传说的作者是谁?《东东不死传说》是由张强(网名江西恐龙)跟拳皇98等游戏设定创作的一款格斗游戏。这款游戏由中国的一群游戏爱好者制作而成,开发软件为2DFM。游戏中全程采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全解全部答案】作业帮[回答]1、某工厂生产一批玩具,完成任务的五分之三后,又增加了280件,这样还需要做的玩具比原来的多10%.原来要做多少玩具?(请写出计算过程)增加的部分就是...
电子版文件怎么按手印_ 张强 律师精选解答-律图律师解析现在有指纹采集仪,可以获得的图像。其次我国电子签名法的规定,签订电子合同的时候,如果是用可靠电子签名的,就算没有按手印,也是具有法...
案件还在侦查阶段,我哥哥涉嫌 制造 毒品罪被抓,有没有必要请...想咨询一下刑事案件,案件还在侦查阶段,我哥哥涉嫌制造毒品罪被抓,现关押在大悟...张强律师咨询我建议尽快找律师介入,了解案件情况,提供法律帮助,如有需要可以...
产品责任法的概念与特征_ 张强 律师精选解答-律图律师解析概念:产品责任法是调整产品的制造者或销售者因所制造或销售的产品具有一种瑕疵或缺陷给消费者或第三人造成损害而引起的赔偿关系的法律规...
上海联影发展史?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医疗”)是中国一家专注于影像设备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医疗设备公司。下面是联影医疗的发展史概述:2...
我现在在走劳动仲裁调解的流程,在有调解结果后,接下来还需...张强律师已解答获取解答>朱银芝律师已解答获取解答>劳动仲裁申请流程什么走?陈世炫律师已解答获取解答>还有疑问?直接咨询律师>3456位律师在线解.....
标点符号的名称和含义?_作业帮[回答]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0种,分点号和标点两大类.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
凯迪公司现状?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发展前景很好安徽凯迪电气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14日,注册地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高新区漳河路28号,法定代表人为张强。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
通光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法定代表人:张强成立日期:2003-08-18注册资本:15891.8245万元人民币所属地区:江苏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684752702267J经营状态:在业所属行业:制......